(运河落日)
准确地说,是想在嘉兴市区附近的古运河上拍一张满意的“运河落日”不容易。
预先的构思是:夕阳落到舟楫穿梭、波光粼粼的运河上,……
P2

-
得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古运河主航道(而非支道或后改的河道)基本呈东西走向,夕阳才能落到其上,而嘉兴市区附近的古运河基本都是南北走向,只有“杭州塘”是从东北流向西南;如下图——

-
其二,河上得有行船。有了舟楫,古运河才有活力。而嘉兴市区内的古运河不再行船,只有到了郊区,才具备这一条件;
P4

-
其三,夕阳不被云彩、雾霾遮挡,这样机会很难遇到。要知道,在江南,即使大晴天,落日常被薄雾遮挡,成了下图这般模样。
P5

-
经过几次寻找,将拍摄地点确定在“杭州塘”的秀园大桥上,站在大桥上向西南拍摄,位置如第3P中箭头所指。
P6
(秀园大桥)
什么时候夕阳才能落到古运河上?自十月份起就实地观察。10月18日拍的,落日离运河还太远。
P7,16:29:54拍的——

-
P8,16:55:08拍的——

-
P9,17:07:59拍的——

-
11月20日,落日向南移了不少,但离运河还有不近的距离。
P10,16:42:46时拍的——

-
P11,16:43:19时拍的——

-
到了12月份,多次来到这里(离思泉住处不近,骑电动车来回至少得一个半小时),观察落日位置的变化。
12月4日,邀请一位摄友(思泉的老同事)一起到这里拍摄。夕阳尚未接近地面,就被薄雾遮挡,太阳成了个小圆球。
P12,16:01:39拍的——

-
P13,16:14:15拍的——

-
拍不到落日的辉煌,干脆玩起“特技”。
P14,“吞”——

-
P15,“夜明珠”(掌上明珠?)——

-
时过三日,大晴天,又来到这里。
P16,16:23:01拍的——

-
P17,16:36:55拍的——

-
西下的太阳再次被雾霾遮挡。16:37:28拍的——
P18

-
而且落日也不在运河上。16:40:23拍的——
P19

-
12月16日,又是一个好天气。再次顶着寒风(刮西北风时的天气要晴朗些)赶到这里拍了一些片子。
P20,16:39:16拍的——

-
P21,16:39:33拍的——

-
P22,16:39:45拍的——

-
P23,16:41:48拍的——

-
落日仍然到不了运河上,16:43:04拍的。
P24

-
失望了,从地图上量出的角度推算,即使到了“冬至”日,也就是太阳最靠南方的那天,落日也不会与运河亲密接触。
P25,16:45:52时拍的——

-
本想就此放弃。但到了“冬至”(12月22日)那天,又遇上大晴天,难得的好天气。“挡不住的诱惑”,尤其想证实自己的推算是否正确?还是跑了一趟,看看太阳到底落到什么位置上?也就了下面这些片子。
P26,16:13:09拍的,这时太阳基本对着运河。

-
P27,16:29:12起,太阳被云彩遮住。

-
P28,16:34:12拍的。

-
以为太阳就这样落到了云层里。沮丧中又等待了十来分钟,太阳被“感动”了,竟破云而出。
P29,16:46:35拍的——
-
P30,16:47:09拍的——

-
太阳总算以其较为清晰的面孔西沉,但还是落到了运河的北面。——这就是
“冬至”日的太阳。证实了思泉的推断,太阳最靠南的这天,仍然落不到古运河(杭州塘)的河面上。
P31,16:48:26拍的——

-
上面的一大堆片子没有一张自己满意的。尽管始终没能实现预先的构思,但是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另类的享受,也很感欣慰,毕竟努力过,并了却了一段心愿。
自10月份起到“冬至”日,前后八次来到这里。进入十二月份,数次在料峭的寒风中等待落日的那一刻。更难捱的是,日落后夜色降临,气温骤降,需要再顶着寒风,从郊外穿过半个市区返回家里,而这时路上正是车流的高峰。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