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古运河游】(61)——到濮院寻访古桥(下),女儿桥的传说

标签:
思泉陋室桐乡濮院古桥群女儿桥旅游 |
分类: 嘉禾纪事 |
(跨在北市河上的秀桐桥)
乘上电动三轮车,很快就找到下一座桥——位于西市河的棲(栖)凤桥。

-
棲凤桥。宋代始建,清道光二十二年重建。东西向跨西市河,东接北横街,西抵龙湾街。三孔石梁桥,桥长19.8米,宽2.18米,跨度12.3米,东西各13级石阶。竖壁形桥柱,有望柱、栏板,桥两旁有桥联,但拍不清。按记载上说,南侧为“彩汉璘彬人语家诸竹实,声闻节是溪流一径福桐荫”;北侧为“桥跨西河红枝标题栖凤古,坊联北里碧油逸呹晓江青”,整座桥保存完好。
从新桥可拍到桥板侧面的“重建棲凤桥”、“清道光二十二年”和桥栏石上的“南无阿弥陀佛”字样。



-
这是濮院最有名的一座单孔石拱桥,始建年代无考。宋代重建,清嘉庆二年(1797年)重修。
桥长17.4米,宽2.8米,净跨7米,拱矢高4米。石阶东15级、西17级,两侧施石栏,桥顶望柱浅雕如意头,拱圈石以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


-
之所以有名,是因为相传这里曾是古吴越分界处,从它身上杜撰出许多的传说。
一说,当年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在这一带打仗,吴胜越败。夫差凯旋路过此地,适逢石桥侧的一户人家小孩一出生就会咿呀而话,吴王认为那是吴军胜利的吉兆,遂赐名石桥为“语儿桥”;

-
另一说,越王勾践启程赴吴国当人质,路过这里,随行相送的已身怀六甲的勾践夫人在桥堍亭内产下一女儿。勾践挥泪告别妻女,毅然北往。待勾践击败吴国重回濮院这座石桥时,遂赐亭名为“女儿亭”,石桥也跟着叫“女儿桥”;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有关文章,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