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于范蠡湖公园)
(范蠡湖公园的东门)
(范蠡湖公园的北门,思泉每天晨练的场地就在附近)
上集说到,范蠡湖公园是新建的。古运河与东环城河在公园的西南角交汇,而后继续向西朝杭州方向流去,也因此,那一段古运河又称“杭州塘”。
还是看“百度”地图,说得明白。

-
穿过公园的东门是类似照壁的两堵错位的浮雕墙。

-
墙上只见西施,不见范蠡,始建时没想到以“范蠡”命名,而是叫“城南公园”。

-
既然改名叫“范蠡湖”公园,总得与范蠡、西施扯上干系。园内的建筑,就这么命名的,那也是后来的事。

-
这叫“沉鱼轩”,“沉鱼”,西施的美称。您还别说,面前的这块不大的水域,里面“沉”的大小鱼们还真不少(本来就是块养鱼池),常常有单位在这里举行钓鱼比赛,收获颇丰。

-
“望月楼”,如今是一处特色餐饮店。
-
“商圣祠”,如今的茶室。“商圣”,还是范蠡,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传说中的四大财神之一,因其经商才能独具一格,更是被后人誉为中华儒商的鼻祖。

-
“商圣祠”前有一石块,正面刻画着各式的“鱼”。

-
背面有一段文字《金鱼记》,说“金鱼的故乡在嘉兴”。从史料看来,嘉兴人驯养和培育金鱼,可能始于唐。苏东坡在杭州时作的诗中有“我爱南屏金鲫鱼”句,曾认为是金鱼见于记录之始,其实嘉兴始见金鱼的记录在北宋初,比此早一百年。李时珍说金鱼“自宋始有畜者”,而嘉兴饲养金鱼在“始畜者”前,为我国最早。——对此,不知在金鱼养殖界是否形成共识?

-
“商圣祠”周围有石垒的小山、水池和长廊等建筑,曾是年轻人喜爱的拍婚纱照的地方。

-
山上的那座四角亭子,就叫“陶朱公亭”,是公园的制高点。

-
“名媛馆”。名媛,著名的女性,西施自然应属于其中之一。思泉以为应该在此办个“名媛图片展”,以便名副其实。近年,走廊里有个“运河嘉兴”图片展。

-
如今是某单位的老年活动室。思泉与晨练的羽毛球友们,曾多次假此地举办过茶话会。

-
通越阁,位于公园的西南角,三股河水在这里交汇(参见前面的卫星地图)。

-
附近曾是嘉兴古城的西门,又称“通越门”,阁的名称可能与此有关。
-
三层仿古楼阁,有时办个展览什么的,而大部分时间闲置。
-
这尊石块镌着朱彝尊《槜李》诗中的四句(篆书),该留个影:……徐园青李核无纤,未比僧庐味更甜。……听说西施曾一掐,至今颗颗爪痕添(沾)。何为“槜李”?参见上集。

-
至于这块樱花林前的石刻,已经被涂抹得面目全非,就在前年日本购买钓鱼岛闹剧之后。
后来,干脆抹上水泥,成这般模样。有碍观瞻,最近干脆将其搬走。
今天恰好是七七卢沟桥事变七十七周年。
-
园内还有其他一些桥、亭、廊棚等建筑,不赘。
(廊桥底下通古运河,为防止池内的鱼儿越境外逃,围了张网,乱七八糟的,不太美观)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有关文章和景点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