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塑像)
也就是这次到沧州,才注意到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出生在沧州的东光县。他幼年跟随父母流落天津,由于生活所迫,卖身学戏。经过苦难的科班,以艺名“白牡丹”享誉京城。
从上世纪20年代起,荀慧生致力于京剧艺术革新的探索。因其功底深厚,戏路宽广,又出身梆子班,故能吸取梆子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的表演于一炉,兼收京剧小生、武生等行当的技艺,从唱腔、念白、身段到化妆、服饰等各方面,进行了切合自身条件的改革,开创了荀派“花旦表演青衣唱”的独特艺术风格。
荀慧生纪念馆建在东光“普照公园”的西部、“二郎岗”南。

-
纪念馆为一组仿清木构建筑群。

-
沈鹏题写的馆名。欧阳中石题写的门联:“亭亭白牡丹,娜娜步姗姗;娓娓传情曲,频频气若兰。”不知何人所撰?对仗不工,但相当传神地描绘了荀慧生的艺术形象。

-
大门开在纪念馆的东南侧,正对大门是一块像照壁一样的浮雕墙,李瑞环书的“荀慧生”三个鎏金大字嵌在有京剧艺术形象的浮雕上。

-
南侧展厅门前的对联:“荀氏诸郎皆俊伟,河东小凤最风流。”
荀慧生(1900~1968年),原名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后用慧生。

-
展厅内介绍了荀慧生的艺术生涯,展陈了荀派经典曲目的剧照及道具。
(电风扇不是向着“荀慧生”吹)

-
墙上镶“荀词慧生留香馆,河北东光是我家”。那方篆书,来自荀慧生当年经常使用的一枚印章,思乡情结,溢于言表。

-
荀慧生用过的戏装等演出道具。
《铁弓缘》中饰演陈秀英所穿的蓝袄——

-
《白娘子》中饰演白素贞所穿的白袄——

-
《玉堂春》中饰演苏三所穿的青衣、彩裤——

-
《铁弓缘》中与荀慧生配戏人石文所穿的蓝色花褶——

-
《豆汁记》中饰演金玉奴所穿的蓝袄——

-
鞋子——
-
北面展厅。两侧对联:“留香馆名不虚传处处香,白牡丹国色天香玉堂春”。对仗照样不工。

-
展厅正中为荀慧生铜质塑像。

-
展厅四周以“荀派经典,名剧流芳”为题,展出了荀派的六十余出代表剧目的剧照和简要的介绍,以及有关的书籍、唱片和道具。
思泉不是京剧的爱好者,对京剧知之甚少。只是在“文革”中仅有样板戏、没有别的歌曲可唱的年代,学着哼过几句,从而知道李铁梅的扮演者刘长瑜是荀慧生的弟子。

-
东侧展厅。两侧对联:“戏幕拉开,演绎千年文化;丝竹奏响,唱说百味人生”。

-
展出的主题是“四大名旦,彪炳千秋”。

-
据介绍,纪念馆里还陈列了荀慧生的墨宝,可能在西侧的展厅内,不知为何不开门?未能观赏到。
荀慧生算是吴昌硕的弟子。上世纪二十年代,荀仰慕吴昌硕的书画艺术,在他人的引荐下,带着自己所绘的书画册页向吴昌硕请敎。吴喜欢京戏,见荀慧生有意于书画艺术,欣然阅毕册页,并满心欢喜地予以指导点拨,从此他便对吴昌硕行弟子之礼。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景点或网上的介绍,特此说明。感谢原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