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2013-06-06 05:08:10)
标签:

思泉陋室

三国鼎立

拆留两难的“碉堡”

龟山

旅游

分类: 华中旅影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

有个词组,叫“三国鼎立”。说的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不知是否受此启发?龟山顶上还真有一尊三脚大鼎鼎立。

称为“鼎圆”的景点规模不小。上到“鼎”前,得穿过一道称“高山仰止”的牌坊。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

牌坊两侧的对联:“襟长江带汉水,洪波浩瀚;临夏口望武昌,大气蒸腾”。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
    再登上二十余级台阶,才能看到这尊铜铸大鼎。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

龟山上还有一处备受争议的建筑。在龟山脚下就能看见,像座碉堡似的,占据了龟山的显要位置。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

就在“红色战士公墓”后面。

这座曾经称为亚洲第一全景画的全景画馆,被各方人士认为是武汉城市建筑史上最大的败笔。是拆,还是留?规划、管理部门至今进退两难。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

据说,建成于1999年的碉堡,建筑总高为25.8米,相对于海拔仅仅90米高的龟山来说,体量显然过大了。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

还是据说,这座“赤壁之战全景画馆”自建成起一直在亏损,如今干脆闭门谢客。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

仍然据说,画馆落成时,馆内赤壁大战全景图高18米,周长135米,画面人物100多万名,战船5000多艘,战马10700多匹,古树9000多棵,乌鸦3万多只,整个画卷全部是人工绘制,由鲁迅美术学院集中28位艺术家耗费了近5年时间完成。所用颜料3.5吨,画笔1280支。它用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和声光电技术手段,再现了1800年前发生在荆楚大地那场举世闻名的赤壁大战的历史画卷。整体规模在同类画馆中,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这样大制作的艺术品,竟然落到如此地步!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

继续开放,情况更不容乐观;改作他用,难;几年前曾有人建议炸掉它,也难。故曰:进退两难。

当初投资建馆,用的不知是否老百姓的钞票?即使用的不是纳税人的RMB,不管从那个角度,规划者、投资者以及决策者们是否从中吸取点什么?总说“交学费”,也不能老是这么个交法呀?

【武汉三镇游】龟山(4)——“三国鼎”立与拆留两难的“碉堡”
-

(待续。本文的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有关文章,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