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2013-05-17 05:08:06)
标签:

思泉陋室

儋州故城中和镇

海南历史文化第一镇

海南旅游

东坡书院

分类: 华南行踪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不想过多地展示中和镇作为“国保”做得还很不够的一面。

建于上世纪初的复兴老街也是“故城”的遗迹之一,还很有点看头。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街道路面均用青石铺砌,街两旁的骑楼大部分仍然保留着原来的风格,一些楼面上的灰泥浮雕图案以及镂空纹样,尚清晰可见,记载着那个时代的特色。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随拍,没有过多可说的。比起来海口和文昌的骑楼街,留下更多的岁月沧桑。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水泥浮雕“为人民服务”,如今不太见得着,成了时代的印记。

想起来了,北京中南海新华门的照壁上有。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口的骑楼街,今后可能发专文)


文昌的骑楼街。那里修葺得太新了(今后也可能发专文),倒像是新古董。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修缮一新的关帝庙,也是“儋州故城”主要古迹之一,但没细看。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中和镇淳朴的人们。除了两位中学生主动带路外,沿途遇到的人们都十分热情、好客。可惜拍得少了些。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可爱的小囡囡!希望多拍一张,可又不告诉地址(有安全意识),没法邮寄给她。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带路的中学生之一。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近百岁的老人——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快要过年,写副春联贴在门口。这位先生的一手毛笔字相当棒,比起东坡书院的有些刻在石碑上的(参见《【海南游】儋州的东坡书院(11)——屡经颠踬是诗雄》)强得多,只是他不出名也就不那么值钱。

想起童年的时候,当乡村教师的父亲(也有一手好书法)过年前尽干这事,思泉负责研墨,连续多日不得闲,直到除夕。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久居城市,且江南一带农耕中鲜见再有耕牛,思泉已经阔别牛们很久了。对于街上随处可见的牛和牛车,有一种莫名的怀念,多拍了几张。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

用这样的方法赶猪送往屠宰场,还是孩童的时候见过。久违了,收入镜头,留下它临终前的最后形象。料不到前面的命运,只能雄赳赳地走向“刑场”。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海南游】儋州故城中和镇(5)——游走于故城的老街新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