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望京阁旁的“迎宾堂”,顾名思义,用来接待客人的地方。就思泉一“宾”,没人“迎”

-
说是“堂”,实际就是一间大接待室,摆些木桌木椅,陈设倒也简陋。不知来了大人物是否要铺张些?

-
游览“东坡书院”接近尾声,让心灵震撼的不仅是东坡先生曾经接触过的眼前这些景物,更有那些牌匾、楹联和碑文,大多是对苏东坡这位一代文豪的赞颂和缅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除了前面几集外。再展示一些现代名人或有点名气的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书写并镌刻成的石碑。
胡绳的:“志士由来道不穷,屡经颠踬是诗雄。桄榔树下频回首,似有斜阳独立翁。”
-
光未然的:“天涯海角一东坡,木屐椰笠笑意多。谣诼纷纭何足怪,吟我新诗唱我歌。”第二句明明是“椰”笠,很多地方引用时错为“拂”笠,以讹传讹。特予更正,以正视听。
-
吴南生的:“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苏东坡《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中的两句。
-
刘宁一的:“心怀宇宙,一代高风。笔摇五岳,气贯长虹。颠沛造次,书画声隆。人民垂戴,皇粮何用?”它处在引用本文时有误,思泉还是以石碑为准。
-
李尔重的:“一生豪气一生泪,万里关山万里情。”
-
以下属于“有点名气的人”(否则不会镌成石碑——思泉推理),大概是地方的领导之类。一并置于此,留记。有的题字实在不敢恭维,窃以为喜欢题字,就得好好地练练,别拿出对不起观众的东西,糟蹋了龙的子孙引以自豪的中华文字。
有些字迹实在认不出,只好用□代替,不敢瞎猜。可能还有猜错的,请大家指正。
于迅的:“一代风流,千古敬仰。”
-
钟义的;“生平奇绝寄萍樯,不恨南荒渡海洋。下笔行章陶杜白,寻方采药藉歧黄。三秋翰墨留鸿燕,千载风流引凤凰。儋耳有缘居学士,天涯万里认故乡”。自署“海南师范学院”。
-
孙□□的:“东坡传文化,学生讲文明。”名字实在太潦草了,没猜(!)出来,连“孙”字似乎也不太像。
-
符瑞熙的:“儋州亘古雅人多,举笔成诗动口歌。若文神灵谁造化,雅人皆缅苏东坡。”
-
唐卓高的:“琼州不再是南蛮,翰墨飘香儋耳山。告慰东坡金胜昔,天涯无处不新颜。”
-
陈德□的:“桄榔品芋见□韵,载酒扬文留书香,”
-
黎圣三的:“一再缘何□海疆,先生睡羡太荒唐。儒家自古多磨难,留得丹青照酒堂。”
-
黄良浩的:“陋室建奇功,诗书千古雄。天涯坎坷路,更壮大江风。”
-
麦伟兴的:“公谪儋州三载,民知礼乐千秋。当年笠屐图存,今日东坡井在,历代游人惦记,一人千古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