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游】长沙——岳麓山(2)二南石刻

标签:
思泉陋室岳麓山清风峡清风泉罗典长沙 |

(放鹤亭)
“返回”长沙,继续《【三湘游】长沙》系列,续《【三湘游】长沙——岳麓山(1)爱晚亭》)——
岳麓山是处著名的风景区。不过这次走的地方不多,就在爱晚亭附近转了转。
爱晚亭侧后二十多米,过小桥,有一座叫“放鹤亭”的,比起爱晚亭要简陋、逊色得多,游客也少。但这里却藏着一件宝贝......

一百年前置于爱晚亭内的“二南石刻”移到了放鹤亭内。
所谓“二南石刻”,是一方石块上刻着南宋张栻(号南轩,1133~1180年,当时岳麓书院的主教)和清代的钱沣(号南园,1740~1795年,当时的湖南学政)游岳麓山的诗句。一宋一清,两人相差600岁。只因为都是当时湖南教育界的领导,都游过岳麓山,都留下诗作,名号中都有个“南”字,将两者扯到一起。
石刻由当时任岳麓书院学监的程颂万(1865~1932年)刻制于1911年。

-
方石刻着张南轩和钱南园七律各一首。
张南轩的《憩清风峡》: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钱南园的《九日岳麓诗》云:雨歇江平政亦闲,相寻故事一登山。红萸黄菊有深味,碧涧丹崖俱净颜。北海碑看落照里,南轩座接清风间。归与且住穷幽兴,细数林鸦几队还。

-
至于“放鹤”的来源是,石碑中提到的罗典(1719~1808年),曾是岳麓书院最著名的院长。他老人家闲暇时常在爱晚亭附近栽花驯鹤,颐养性情。为此,程颂万特书“放鹤”二字刻在石上。
一块不大的方石,扯上了张、钱、罗、程四位历史文化名人。

-
“放鹤亭”附近路旁有一块青石,上镌毛泽东书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突出一个“红”字。意思明白,岳麓山是著名的赏枫胜地。


-
没到赏枫的季节,只能靠想象了:到了深秋季节(估计最近这段时间差不多了),枫叶流丹,灿若彩霞,“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何等地绚丽、壮观。思泉曾连续多秋赴苏州天平山赏枫(与岳麓山同列于四大赏枫胜地),有过如此的感受。
上几张苏州天平山的“枫”片凑数——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的资料,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