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长沙寻找“清水塘”的毛泽东和杨开慧故居竟然费了不少功夫,按一位老者指点的大概方向,一路问到清水塘街道办事处,也没说清它的具体位置。
原来毛泽东故居已经“藏”到长沙市博物馆的院内。

-
进入长沙市博物馆,穿过长长的“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下集介绍),见一水塘。

-
旁竖石块,上镌“清水塘”。

-
绕到水塘后面,见一座典型南方风格的二进三开间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坐北朝南,门开东壁,中间为堂屋,两侧为住房,共有六间房。

-
这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故居,同时是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1921年到1923年,毛泽东担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省级支部——中共湖南支部、湘区委员会的书记,这里作为省委机关指导了广大工农开展革命斗争。
毛泽东和杨开慧居住于此,他们的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相继在这里出生。

-
有资料记载,毛泽东1923年离开长沙去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时,与爱人杨开慧依依不舍,情不自禁地吟诵一阕难得一见的婉约词作《贺新郎》:“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豪情万丈,又温情脉脉。此后,杨开慧带着孩子继续又住了一年多,至1924年5月才搬走。
-

-
(嵌于“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详见下集)
-
杨开慧母亲的卧室——

-
1922年5月前后,在湖南支部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继续任书记,何叔衡、易礼容、李立三、刘少奇、郭亮等为领导成员。
刘少奇、李立三、李维汉等都曾来此开会、汇报,然后就在这间客房休息或住宿。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