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游】狼山(13)——别构新斋与竹齐

标签:
思泉陋室狼山林溪精舍张謇松巅阁磊落矶翕崖鼓石南通旅游 |
分类: 苏沪拾零 |
(林溪精舍)
林溪是张謇在狼山规划建立植棉试验场时人工开辟的灌溉河,通长江。水路畅通,山林环抱,则依溪筑舍——也是张謇的主意。
精舍作为书斋和讲学之所,取意于“精进”。
林溪精舍匾额为书法家秦能(1946年~ )书。下悬“已寻岚壁临空尽,别构新斋与竹齐”的楹联,张謇原创,书法家孙淼(1957年~
林溪精舍四周亭台分布,曲溪茂林环抱,林木掩映,清幽宜人。
林溪精舍是张謇在繁忙的工作后,亲近山水、退而静思的居所。
到了晚年,张謇的许多时光是在这里度过。他的诗作中以林溪为题的就有数十首。其中《林溪精舍诗五首·之一》云:沧海流无极,青山买已迟。千岩吾曷羡,一壑自专之。杜宅白盐礁,韩庄黄子陂。老来足幽兴,非与古人期。
松巅阁。匾为书法家成元德(1945年~
“文革”后林溪精舍几次维修恢复旧貌,南通的书法家纷纷在此献艺,是展示当地书法水平的好机会。
有几块石头,看起来并不怎么稀奇,可是经文人墨客们为之题字、吟诗,被那么一“忽悠”,却出了名。诸如——
磊落矶。位于林溪精舍西的水旁,大小二石。大石名“磊落矶”,介绍说意为供游观者舒展其光明磊落的胸怀。朝着顽石“舒展”?意思不是太明白。犯了错,对着石头忏悔,倒是好办法。
-
磊落矶旁为小磊落矶。以上两石镌的篆书均为近代书画家吴昌硕(1844~1927年)于民国5年(1916年)题。吴昌硕,“忽悠”游人的始作俑者。

-
翕崖。张謇题写,意为石态安详。有多少石头其态不“安详”?可能更多的是表达了题字者的怡然恬静心情。上面还镌有铭文,为:“翕崖赋
鼓石,位于磊落矶北,石面平整,四围略圆,形似鼓而得名。鼓石上有明万历年间黄嘉宪(生卒不详)的题刻。
北麓园内鲜见的一伙游客。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的有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