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是从一首古人的《狼山》诗“天地皆为水,维扬只此山,特登绝顶上,恍不在人间”的后两句,改造来的。

-
将“大观台”前及广教寺后所俯瞰的狼山周围和长江的景色单列一集,一起感受由东海入长江第一山的壮丽。

-
站在大观台上,放眼南望,脚下有开阔的长江江面。江边有军山、剑山、马鞍山、黄泥山四山拱卫。上集谈到的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正是此情此景的最佳写照。

-
王安石(1021~1086年)多次来此,那是因为这位“前国家领导人”(宰相)在南通基层工作过(担任过南通海门的第一把手),机会多多。
他登上狼山,写下《狼山观海》,问:“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叹:“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详见《【南通游】狼山(3)——青史一檄千秋著》)。
-
古人曾形容登狼山山顶,目极吴楚云山,气吞海上蜃楼。登临此处,确实顿生望吴楚之心,浮江海之志。一旦登高,眼光变成了俯瞰,胸怀自然也宽阔得多。

-
有人形容狼山有“天连西北浮云合,地尽东南瘴海环”之雄气。

-
宋代齐唐(生平不详)《登狼山阁》诗云:“海腹藏吴楚,天枢转斗牛。夜分惊日落,潮退见鲸游”。
-
明代袁应登(生平不详)《游狼山》的感想更进一步,“楚天风雨东连海,吴地烟花北过江”。

-
明代吴宗卿(生平不详)更夸张:“狼山巍巍如虎踞,雄镇淮东作天柱”,以天柱作喻,气势磅礴。

-
在这里留影,自然是好地方。

-
一位不乐意拍照的小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