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2012-06-29 05:08:09)
标签:

思泉陋室

西津渡

一眼看千年

栈道

待渡亭

观音洞

救生会

镇江

旅游

分类: 苏沪拾零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
    在这里可以“一眼”穿透“千年”。
    前面谈到,西津渡原先是紧临着长江的,滚滚的长江水就从这里流过。直到清代之后,因长江多发洪水,滩涂多次淤涨,江岸北移出云山山麓达300余米。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

“一眼看千年”是景点特意挖出来的一段阶梯,展现各个朝代在西津渡留下的“栈道”和路面。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

罩着玻璃看起来吃力,自下而上(从低到高),分别注明:“原始栈道(唐代前)”、“唐代路面”、“宋元时期路面”、“明代路面”和“清代路面”。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

待渡亭。从隋唐起一直到上世纪,这里一直是“航渡”渡口。【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

西津渡遥对着长江北岸的古瓜洲。历代的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不少诗词歌赋,传诵并记载着历史。印象最深的数王安石老先生,某次,他从西津渡乘舟往北船泊瓜洲古渡时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记性不好的思泉,尚能想得起这首诗。

1993思泉与几位朋友游览完镇江,还专程乘船过江看了一趟瓜洲古渡。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

顺着沿云台山山麓的小码头街东行。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

两道拱门,分别题额“飞阁流丹”和“共渡兹航”。【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

后者显然指的是附近始建于宋代的观音洞。据说,观音菩萨路过镇江,曾为渡江遇难的老百姓伸出援手,为感念他的恩德,在云台山的山体上凿成了观音洞。另外买票,没再进门。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
    有恋人在观音洞前拍婚纱照的,躲不开,只好“抓”到镜头里。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

旁边还有一处“救生会”旧址。因时间关系,也没购票入内参观。

历史上镇江的江面开阔,隋唐以前宽达40多里,到唐代时还有20多里宽。历代经常发生渡船沉没、渡客遇难的事故。唐代诗人孟浩然就曾留下了“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的诗句。宋代起,就在镇江创立“救生会”,专门从事救生和义务打捞沉船等事宜。此后代代相承,为渡江的安全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2)——在此“一眼看千年”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的有关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