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多伦路(8)——“海上旧里”及其他

标签:
思泉陋室多伦路海上旧里门楼报童与某名人假玉器上海旅游 |
分类: 苏沪拾零 |
不知不觉已经接近多伦路的北端出口,出口处同样立着一个门楼,上书“海上旧里”。
门楼外面照样是四川北路。多伦路呈L形的,而这一段的四川北路类似四分之一圆弧。两者相扣,像半张的扇子形。
多伦路两个出口的门楼有着独特的风格,与其他地方常见的中式门楼不同。形似国外见过的凯旋门,厚重、大气,还有一点古朴,感觉与多伦路的建筑风格挺相称的。
两道门楼将四川路浓重、噪杂的商业味阻拦在门外,让多伦路归回安静的氛围,更多地散发出氤氲的文化味。
北口门楼侧的“报童与某名人”雕塑和背后的仿古“窦乐安路”牌。
艺术家很善于用雕塑制造气氛。如果不是受周围广告和乱泊小车的影响,很容易将游客的思绪带回到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报童与某名人”雕塑外侧,是一排曾经生活、工作在这里的文化名人的文字介绍。对照了一遍,前面几集出现的名人雕塑独独少了 夏衍先生,是思泉拍漏了,还是根本就没塑?上海的朋友大概能够回答思泉的问题。
还拍了几幢老建筑。
这幢多伦路250号建筑外墙的立面呈圆弧状,正好占据了一个十字路口的拐角。因为孔祥熙曾在此居住过,人称“孔公馆”。
其余的几幢没细究,那是因为思泉后面还有别的安排——十点钟要赶到某处与几位朋友约会,而当时已到九点半。
-
在多伦路上拍到两张少见的镜头——假玉器诈骗。两人坐在折叠小板凳上,拿着一件“假玉器”,高声讨价还价,企图吸引路人。拙劣的骗术,估计不会有人上当。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人上当,长时间地如此为之不嫌累?
其情景实在与多伦路的文化氛围不相称。
柔石先生看后不知有何感想?
-
随拍几张清晨的四川北路(不知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