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泉的湖州游(6)——飞英塔,塔中塔:外塔

标签:
思泉陋室飞英塔飞英公园沈鹏苏东坡赵孟湖州旅游 |
分类: 浙赣偶得 |
湖州城里有座内外两个塔的飞英塔。内为石塔,又在石塔的外围建造一座砖木结构的外塔,形成塔中塔的奇观。
今天先看外塔,明天再另外买票登塔看内塔。一是不同角度拍了不少片子,二是留点悬念,希望大家明天再来。
围绕着飞英塔,建了座“飞英公园”。
公园正门是三列式重檐翘角的赭红色大门,门额由全国书协主席沈鹏(1931年~ )题写。
据“百度”载(略作删改),飞英塔侧原来有座飞英寺,塔居寺院西侧的舍利塔院内。寺院始建于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唐僖宗中和五年(885年)更名为“上乘寺”,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始改名飞英寺。
内塔创建于唐中和四年(884年),后来塌毁废弃。现存的石塔(见下集)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外塔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绍兴二十年(1150年)塔遭雷击塌毁,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重新修建,元、明、清三代又经过了多次的修葺。1982年起再次全面修葺,1986年竣工。
命运多舛的古塔,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难怪成了“国保”。
现存的飞英塔是中国几千座古塔(思泉曾走过几百座)之中唯一的一座“塔中塔”。
当时湖州的第一把手、太守苏东坡(1037~1101年)多次(肯定不用买门票!)登塔,曾为它赋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廊,震泽浮云天”。当官的都喜欢赋诗、题字,何况像苏老先生这样的大诗人。传统流传至今......
比苏东坡小两百多岁的元代著名书画家、湖州人赵孟頫(1254~1322年)曾赋诗赞颂:“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山秋色净,万家烟火夕阳多。鱼龙滚滚危舟揖,鸿雁冥冥避网罗。谁种山中千柑桔,侧身东望洞庭波。”是写得比较到位的一首。
飞英塔旁有一株古银杏,与古塔相伴千年,交相辉映,见证着古塔的兴衰。
上个月拍的,古银杏的叶子也所剩无几。
塔前竖了四根石柱,有龙有凤,合称“龙凤柱”,为湖州孔庙前的明代遗物,1996年迁到这里。
前面的片子中可以见到,飞英塔前临水处有一座石牌坊,新建的。一面横额镌“舍利飞轮”,另一面刻“英光普现”,算是为古塔做注脚。
导游取证考试前的现场温习——
在这里用功,不错的选择。
秋的标志,拍于上图的石柱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