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3)——寄畅园②:二泉书院和邵宝

标签:
思泉陋室寄畅园二泉书院邵宝邵涵初君子堂真士夫无锡旅游 |
分类: 苏沪拾零 |
无锡人有一句谚语,“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意思是说,要办成某种事情,非得具备一种特定的条件不可)。这位邵宝(1460~1527年)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千金不受先生”的美名。他不畏权势,仗义直言,忠君报国,敢说真话,从而触逆权臣,曾被贬还乡。
邵宝罢官回乡后,在惠山创建了尚德书院、二泉书院,成了那个年代颇有名气的教育工作者。他教导学生要做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要做真正的士大夫,不要做言行不一的假道学先生。他在书院讲学十余年,直至病逝。
“二泉书院”匾,邵宝的后代、清人邵涵初(生卒不详)篆书。
-
走进“二泉书院”,虽然听不见曾经的朗朗书声,但弥漫于琼林中的桂花香仿佛不就是那沁人的书香味么?
-
走进门厅,穿过君子堂,可以看到那立于高堂之中的邵宝像,令人肃然起敬。
匾书“真士夫”,“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正是邵宝为后人崇敬之所在。
-
点易台。原在无锡惠山二泉北山坡,乃邵宝读《周易》之所,曾写下《点易台铭》刻于石。该石长期埋于土中,近年出土后移置于拜石亭内。明式四面碑,正面为“点易台”三个大字,其余三面为邵宝行草书点易台铭。
一处黄石叠砌的山水,就是后面将要谈到的“八音涧”自二泉进入寄畅园的一段,涧旁遍种绿树,涧中清泉流淌,充满着山林的野趣。
杂拍——
(待续。部分文字参考网上的有关介绍,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