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友聚游姑苏西(8)——东西石关卡通衢

标签:
星海之友贺九岭依山酒店石关道院御道苏州旅游 |
分类: 苏沪拾零 |
贺九岭有座道院,离开花山后驱车到了那里。
离开花山前,回望山门,上挂横幅“康熙南巡地,乾隆寻根处,尘封三百年,一开世人惊”。思泉啰嗦了好几篇,并没突出这一主题。有兴趣的朋友,或者查查网络,或者不妨也去走一走,探探究竟。
中午,就在花山附近的“依山酒店”补充的能量。
“该拍了,呆会儿盘光碟净狼藉一片就不雅了”,吉格罗朵说。包厢太小,只好站到椅子上拍。
午餐简单了点,还就是那盆冰镇绿豆汤过瘾,一碗下肚,顿感清凉、爽心,又要了一盆。
-
贺九岭位于苏州吴中区天池山与鹿山之间的谷口处,是旧时苏州通向西部的交通要道。清朝年间,由于皇帝走过,曾称为“御道”。
到达贺九岭,最感兴趣的算是那卡住“御道”的石关。
贺九岭道院外建有东西两个石关,东石关由花岗石砌筑,西石关全为青石,建造的年代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估计建设年代有先有后,造成两关用材不一。
石关的建筑结构酷似江南的拱桥,呈拱券式。这一代桥多关少,大概建造石关的“工程师”是建过桥的,或者说建关时“领导”要求以桥梁为样板。
石关顶部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很可能毁损后再没修葺、复建过。如今杂树杂草丛生,更显古朴、沧桑。
券石上均刻有捐款题记。可以推想,这些石关虽然由寺庙建造,其资金来源于信男信女们的捐赠,与如今造庙建寺的资金来源大致相同。
(待续)
有博友问“乾隆寻根处”典出何处,苏州“吉格罗朵”圈友作注:还是与传说中“乾隆到江南找生身父母有关”。大家都知道“海宁陈家”。但在苏州,天平山传有乾隆下跪留下的脚印,花山也传乾隆欲认当家方丈为父的故事。不管真假,如今把乾隆六下江南的目的,都与寻根相连。以讹传讹罢了。
“星海之友”博客圈,尽管人数不算多,但其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某些领域不乏高手、能人。特聘请一些专家(已经本人同意),为大家发表博文时对某些专业(已经涉及了电脑软件、植物分类、鸟禽分类和古建筑等)问题释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