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游南湖】(39)湖心岛——年丰民乐筑“清晖”

标签:
思泉陋室湖心岛清晖堂孤云簃小蓬莱 |
分类: 嘉禾纪事 |
(“清晖堂”)
自本集起带大家上南湖湖心岛游览。
乘船、登岸,进入湖心岛的第一座主体建筑是“清晖堂”。堂前有停靠船舶的大石埠,建于清乾隆年间。石埠开阔平坦,两侧有石阶直通湖面,两端有一对小石狮子,以前是用来系缆绳的。
“清晖堂”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嘉兴知府、当时的最高领导许瑶光(1817~1881年)为赞颂乾隆皇帝南巡,在大石埠上建了一座门厅。
据说“清晖堂”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到的地方;二是表示皇帝曾在此驻跸,隐喻清政能与日月同辉。亲自用瘦金体写了“六龙曾驻”四个字,挂在正中,表示这里到过皇帝的车驾——马屁还是要拍滴,中国为官的传统。
许瑶光任嘉兴府知府前后十八年,政绩还不错。为“清晖堂”留有《初秋游南湖时清晖堂落成诗》二首,一云:“轻云不作雨,城郭送清凉。一棹南湖去,清风菱芡香。诗情飘翡翠,秋梦醒鸳鸯。远岸烟光绿,人家未劙桑。”另一,“年丰民气乐,堂且筑清晖。碧月从新照,红霞依旧飞。湖山资润色,题咏藉芳菲。莫问残砖字,沧桑有是非。”
而“清晖堂”的匾额,是下一任嘉兴知府宗培署名的。宗培,满洲人,一位碌碌无为但家徒四壁的好官。用现在的话说,属于行政不作为却清正廉洁。
现清晖堂为湖心岛的大门。1985年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馆名“南湖革命纪念馆”曾悬于此,1991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旧馆建成,这里又恢复原名。
同治十二年(1873年)许瑶光又在清晖堂左右各建厢房,南边是“菱香水榭”,原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品茗赏景看菱花吟诗作对,悠悠如神仙,故题门匾为“小蓬莱”。湖心岛辟为“南湖革命纪念馆”年代,这里出售各种纪念品。
-
北侧的是“菰云簃”,现为“湖心岛管理办公室”。“菰云簃”墙侧嵌有石碑,刻“烟雨楼”三大字,为清顺治年间冀应龙所书。没查到有关“冀应龙”的记载。
-
清晖堂后为“御碑亭”,中竖石碑,刻有乾隆游南湖题诗的手迹。乾隆在位的六十年中,六下江南,六次到嘉兴,六次都登上烟雨楼吟诗。后面有专集介绍,暂不赘。
-
绕过“御碑亭”,转到“烟雨楼”(专集介绍)后花园,是太湖石叠砌的假山。据传,是当时的领导人在乾隆皇帝南巡时专门从嘉兴王店镇的吴园移建于此。
观音阁位于菰云簃右侧,三楹二层。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早年供奉过观音菩萨,1937年曾被日军的炮火炸毁。现阁乃1986年重建,仍名“观音阁”,但再未请观音菩萨入住。以前是“闲人免进”的工作用房,如今开放陈列嘉兴名胜老照片。
后花园有碑廊通往“宝梅亭”。亭内墙上嵌几方刻石,有元代大画家吴镇(1280~1354年)的《风竹图》、彭玉麟(1816~1890年)的《梅花图》等。玻璃反光,片子效果甚差。
(待续。本集文字参考了网上的有关资料,特此说明)
感谢“电脑人人有”博友为本文留玉(三首):
泛舟登岛攀雨楼,日月同辉清晖堂,拍马溜须六龙驻,赏霞鉴翠环岛游。
烟波蓬莱淡,神仙诗意浓,乾隆下江南,烟雨品香茗。
狗日炮火赶观音,菩萨自身难保佑,曲径通幽后花园,碑廊小憩宝梅亭。
感谢“吉格罗朵”博友为本文留玉:
因有新馆复旧观,烟雨南湖蔓菱菰。
六龙曾驻晓清晖,一舟常泊晚翠歌。
顺告:欢迎“星海之友”的圈友们加盟“星海之友”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