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游(10)开元寺——桑莲古迹今仍在

标签:
思泉陋室开元寺桑莲古迹麒麟壁万山第一培元中学泉州旅游 |
分类: 八闽足迹 |
第7集(《泉州游(7)开元寺——“桑莲法界”传美名》)谈到了桑树开白莲花的传说。在“桑莲法界”主殿的西北角,确有一株树龄达1300多年的古桑。桑树开出白莲花是老百姓的杜撰、附会,但这里是古桑树园不假,这颗桑树可以佐证。
在解放初的一次雷击中,古桑被一劈为三。然而,古桑不但不死,却长出同根的三株古桑,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至今依然绿荫盖地,长势旺盛。转了一圈,没找到好点的角度,单独为它留影,就这么几张姑且留证。
西塔附近有一块雕嵌工艺精湛的“麒麟壁”,是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麒麟壁”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原来竖在泉州府城隍庙前,1974年移进开元寺保护起来。一张片子拍不全,分了三张。
“麒麟壁”后孤零零地竖了一块“万山第一”石匾。何人所书?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建文帝流落泉州时所书。为何在这里写了个“万山第一”?其原意无从知晓。落魄的皇帝,还有心情游山玩水?
另一说,是米芾的作品。清源山千手岩附近有一块“第一山”石碑,字迹拓自于这里,并署有“米芾书”三字。可否为证?弄不明白,让专家们争论去吧!
旁边估计是僧舍。
那天的游人、香客不多。
自开元寺西门离开,预先雇好的“摩的”准时在门口等候,与司机一道进完午餐,直奔泉州游的第三站——清源山。
路过著名的培元中学,来回各拍一张片子。在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与宋庆龄夫妇均为这所中学题过词。正好镶嵌于校门后的影壁上,孙中山先生题词为“共进大同”,时间是1920年。六十年后,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又题写了“为国树人”。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百度”词条,作过增删)
感谢“电脑人人有”博友为本文留玉:
古桑作证,法界无边,雷劈腰折,生命顽强。
桑花白洁,美好愿望,绿荫罩福,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