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在集美(10)——嘉庚墓前的缅想

标签:
思泉陋室陈嘉庚先生墓国葬郭沫若爱国爱乡 |
分类: 八闽足迹 |

陈嘉庚先生墓坐落在集美解放纪念碑的南面,1961年8月20日,国家为病逝的陈嘉庚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在北京举行公祭时,由周.总理、朱.委员长领头执绋。
自纪念碑绕过名叫“鳌园博物观”的照壁,来到了陈嘉庚先生的陵墓。1962年,郭沫若先生参观鳌园时,曾手书一联:“鳌园博物大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春秋”。上联是对包括第9集(《游荡在集美(9)——“鳌园”的门廊》)谈到的石雕以及这里的“博物观”浮雕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珍贵艺术价值的评价。“博物观”两旁对联:“真大观勿嫌小岛,有旧植乃展新型”,系陈先生亲撰。
-
墓前是祭亭,墓后是“集美解放纪念碑”。
墓体龟形,墓圹呈马蹄状。墓的左、右、后三侧以青石屏壁为障,上有十五幅陈嘉庚先生生前主要经历的浮雕。以水磨花岗岩砌成的墓碑上镌刻着鎏金隶书文字。庄重,典雅,整座墓园笼罩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
在陈嘉庚先生的墓前,缅想嘉庚先生一生劳绩与丰功伟业,能不肃然起敬?
嘉庚先生青年时代即是胸怀壮志之人,看到家乡广大儿童失学的悲惨景遇,早就萌发兴学之愿。
从1913年在集美兴办第一所小学开始,到1925年,陈嘉庚先生连续创办了女小、幼师、女师、师范和中学,办了水产、航海、农林、商贸、国学等专科,相应建设起医院、图书馆、科学馆、美术馆和水厂、电厂等公共设施,在集美建成了从学龄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专科教育共12所院校的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1921年创还办了厦门大学。
有人做过统计,陈嘉庚先生在海内外创办和捐助的学校总共达到了118所,资金约达了1亿美元。想想看,在当时的1亿美元是什么样的概念。那时1盎司黄金价格约为20美元,现在金价大致在1300美元以上,约65倍。当然这样的算法并不合理。
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崇高精神,深得国人爱戴。毛.题词赞扬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参见《游荡在集美(4)——“归来园”的邂逅》)。这在几千年来千百万华侨中是空前的第一人。
正如墓侧石柱上的那幅对联所书,“合公谊私情送先生归舟万里,论勋劳物望是中外在野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