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随走随拍(6)——呕心鲁迅翁

标签:
思泉陋室厦门大学鲁迅烈士园罗扬才 |
分类: 八闽足迹 |
标题用得是赵朴初先生纪念厦大校庆诗篇中的一句:“美尽东南欸学宫,春风吹佛百花红,歌思六十年来事,中有呕心鲁迅翁”。
这是思泉见过的第一尊鲁迅先生立像,石雕。姿势、神态很传神、很(!)鲁迅——也套用一句时髦的说法。脑袋里浮现出了的是“横眉怒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
-
-
1926年到1927年,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和国学研究院教授。尽管只有短短的几个月,却带给厦门大学校史上的荣耀,也成了厦门大学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思泉揣测,按鲁迅的个性,前者是鲁迅不曾想到的,后者是他不愿看到的。
-
-
想到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去鲁迅化”,也就是教材改版去除鲁迅多篇文章后引起的争论。思泉属于反对派。赞成这样说法,如果说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那么实在是民族的悲哀!
鲁迅先生日日夜夜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学子们——
-
鲁迅石像附近有一处“烈士园”,是纪念罗扬才烈士的。
园里竖着罗扬才烈士纪念碑。碑身高4米余,三部分红色花岗岩块簇拥着圆形、纪念章式的罗扬才浮雕头像。
【罗扬才烈士(1905~1927),厦门大学学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厦门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领袖,中国共产党福建地方组织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他短暂的一生,可归纳为厦门四个第一:第一位共产党员,第一位共产党党支部书记,第一位总工会委员长,第一位革命烈士。(转录自《新浪新闻中心》)】
罗扬才烈士的详细资料可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6-05-21/09508982506s.shtml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