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吴江震泽(10)——“师俭堂”说(一)
标签:
思泉陋室震泽师俭堂大顺米行河埠头木雕东山岛雕花楼苏州吴江旅游 |
分类: 苏沪拾零 |
占地2700余平方米的“师俭堂”,为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前后六进穿堂式的高墙深宅。建筑面积达3500余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50间。南北全长 105米,东西宽20多米,最宽的地方50余米。
以宝塔街为界,分路南路北两部分,是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辅房等集于一体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中轴布局规整,整体建筑精美,街中建宅,宅内含街。建筑布局上,三条轴线巧构空间组合,营造出凝重古朴的传统中式风格,兼具官、儒、商三重使用功能,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代表建筑,为近代江南民间建筑所罕见。(参考景点介绍,略作删改)
第一进“大顺米行”紧挨河道,门口就是河埠头,也就是米行的码头。
---
米行的两侧是储粮柜。![]()
柜顶摆放着两只米斗,不由自主地又联想到大斗进小斗出的盘剥伎俩。如今的大户人家作为古建供人欣赏,解说词中很少再到提这些……。
还回到建筑本身来。一进与二进之间隔着个狭长的天井,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俗称“眉毛天井”,很形象:两侧小天井对称,窄若“眉毛”。
穿过二进的商铺,又回到宝塔街上。抬头仰望,“师俭堂”第三进门楣上的木雕特别吸引眼球,上刻“孔明迎主”、“状元及第”和“福禄寿喜”等传统的题材,图案细腻,惟妙惟肖。虽然历经百余年的岁月侵蚀,至今仍感生动无比,观后令人赞叹不已。只可惜片子中部分精华藏在阴影里,只有到现场才能有更深的感受。
业内人评价,“师俭堂”的木雕更胜于苏州东山岛的雕花楼,由此可见一斑。窃以为,“师俭堂”的主要看点之一是,精雅别致、形态生动的木雕、砖雕和漆雕。未进门,就能感受到了木雕的精美。别着急,更多的精彩还在后头。
(待续。其中的文字部分参考了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