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园博苑巡礼(19)——金门园,一脉相承的建筑风格

标签:
思泉陋室金门园大夫第无姓氏祠堂台湾名人祖籍图园博苑厦门旅游 |
分类: 八闽足迹 |
金门园是一组五开间带双护厝格局的民居建筑,借鉴了金门县山古村的古民居。红砖墙,燕尾脊……,建筑风格与闽南的“厝”一脉相承。
园外设置了金门的象征——风狮爷。风狮爷威武而立,镇守在金门园外,护祐着两岸乡亲。
据介绍,园内还有数百件珍贵的两岸民俗文物藏品;有著名的“金门三宝”——贡糖、菜刀和高粱酒的销售点;后花园有供游人小憩的美景。可现在大门紧闭,只能“神”赏、“神”尝了。
金门园附近有一组典型的闽南建筑。也就是在这里,对闽南建筑的红砖为墙,红瓦为顶,飘逸的燕脊,圆润的马鞍,工艺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组建筑放在金门园一侧,与其有何关系?附近找不到一个人可询问。
“大夫第”。大门没开,从门缝里拍了一张。
无姓氏祠堂——思泉起的名,依据是门前的一副对联,“莫道此祠无姓氏,都知吾祖是炎黄”。连战题匾“海峡两岸”;另一副对联曰:“派衍光州百世芝兰满堂,基开嘉禾四时青紫盈门”。
大门内陈列了一张“台湾名人祖籍图”,耳熟能详的台湾名人(包括臭名昭著的陈水扁)的祖籍几乎都在闽南。
据介绍,台湾地区有“四市一县”(台北、台南、台中、高雄、金门)和诸多的企业参加建园。“台湾园”是座展厅,没开门,只能从窗外看里面的陈列。
(待续。以上文字参考了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
下一集:厦门园博苑巡礼(20)——厦门园和骑楼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