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2010-07-21 05:08:37)
标签:

思泉陋室

泉州园

笋江桐雨

老厝的记忆

出砖入石

蚵壳墙

园博苑

厦门

旅游

分类: 八闽足迹

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在“泉州园”入口处的影墙上,镶嵌着“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几个大字。“笋江”,代指泉州;“厝”(cuò ),房屋”(上集出现过);“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不正是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眷念么?

    还有一块木制的影壁,同样书着“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底部的六块圆形浮雕是泉州的六处著名景点,思泉说得上来的就也是“开元寺、“老君岩”。

   古荷”博友指正:六块圆形浮雕,表达的不是景点,而是泉州曾风行的六种宗教:摩尼教、儒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 在此再次致谢!

 

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状元坊”可是真家伙,从泉州某地移来。泉州历史上曾经出过十多位状元——值得骄傲的资本。

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一座典型的泉州古厝——红砖、白石、蚵壳墙。古厝的布局由下厅、天井、中堂等构成。整体建筑艺术结构美观,布局合理,具有浓厚的民俗气息。

 

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典型的泉州古建筑艺术风格 ——“出砖入石 。在建筑的墙体中,砖块夹石,砖头没有规则,石头亦不拘形状,民间称之为“金包银”。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还有一种泉州独特的建筑装饰——蚵壳墙,蚵壳即海蛎壳。海蛎壳墙体不易腐蚀,不渗水。用石灰浆、三合泥浆将海蛎壳片片相砌而成,状如鱼鳞,内墙再用杂碎石混合砌筑。既坚固耐用,抗风挡雨,又简洁朴素,大方美观——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厦门园博苑巡礼(14)——“笋江桐雨—老厝的记忆”
 

(待续。以上文字参考了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

 

下一集:厦门园博苑巡礼(15)——妈祖的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