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2009-08-28 05:17:53)
标签:

思泉陋室

御道

摩崖石刻

小函谷

听泉

吴中第一山

望莲

穹窿山

苏州

旅游

分类: 苏沪拾零

乾隆多次来过这里,修条“御道”也是必然的。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为“御道”专门立了座牌坊还不多见(不过,在苏州城里倒是常常见到在名街古巷口立个牌坊,大概是从那里仿效来的)。两侧对联“居然五岳尊,突作三吴石”,查过,是申时行(15351614,苏州人,明代状元,当过宰相)《登穹窿》诗中的一句,问世的年代要比“御道”早。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绿荫夹道,溪水潺潺。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之所以单列一集,并非此御道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道旁的摩崖石刻值得欣赏,尽管看起来大部分像是新刻的。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小函谷三个篆字,据景点介绍说是著名爱国将领李烈钧(18821946)所书19373月李烈钧看到此处的御道直通道教圣地“上真观”,联想到了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的故事而写下的。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边上泉水叮咚,有新题的楷书听泉(“泉”就在眼前,思泉不用“思”了)。让人在登山的同时静听泉音,有暂时忘却疲劳的功能。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吴中第一山。从穹窿山的地域面积和主峰的高度看,在没有崇山峻岭的苏州西郊诸山中可算“第一”,矮子里头拔高个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不明白这两字望莲,望的是何“莲”?

 

附近见不到可种莲藕、荷花的水域。既然“望”,那就往远处去,但也没看到什么。事后才知道,“望”的是离这里若干里外的天池山莲花峰(参见“思泉陋室”的《天池寻胜迹——登上“莲花峰”》),亏这些文人墨客们想得出来。

 

天池山的天池和莲花峰,转自《天池寻胜迹——登上“莲花峰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不啰嗦了,将其他的石刻一并置此。大多是为登“上真观”预热,渲染道教气氛的。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穹窿山访踪——御道和石刻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