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2009-03-30 05:44:05)
标签:

朱彝尊

西驿亭

古运河畔

刻石

鸳鸯湖棹歌

分类: 嘉禾纪事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古运河旁的水驿碑亭 )

 

    自朱彝尊雕塑北行数十步,有一处古运河的水驿。1998年在其附近发现了元代的“嘉兴重建水驿记”碑,次年建造了“西驿亭”。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亭旁,也有几块石碑,上面同样刻着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中的几首,其中一首:“西水驿前津鼓声,原田角角野鸡鸣。苔心菜甲桃花里,未到天明棹入城”。与其它的100首“鸳鸯湖棹歌”一样,通俗易懂(没有多少文言文基础的游人也能明白),且极富于民歌色彩。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诗中谈到的“苔心菜”正是入春以来江南一带居民(当然包括思泉了)常吃的青菜,今天午餐还有这一道菜呢!

     

    文后拷贝一段对“西驿亭”的介绍,免得大家再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了。

 

    这些“鸳鸯湖棹歌”的刻石,与朱彝尊的塑像,组成了嘉兴古运河畔一处创意独特、极富特色的风景线。思泉经常路过这里,时时驻足、流连。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下) 

 

    顺便说一句,嘉兴是江南水乡中的历史名城,人杰地灵,汇聚了众多的历史名人,也就有了众多的名人故居,朱彝尊只是其中的一位。今后有机会,将逐渐向各位博友介绍。

 

    【据《嘉兴市志》记载,嘉兴地处要冲,“南通八闽,北通三吴,旁及江右”,沿海又是边防要地,驿站建立较早,秦汉时就北通京都,南达闽粤。嘉兴郡在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建有安运驿,宋代为嘉禾驿,属马驿,有驿马90匹,马户830名,后为水驿,有船80只,船夫(户)760名。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置嘉兴路水驿,地址就在景点附近(古嘉兴的西门)。明初称西水驿,设驿丞,建筑有厅堂廨舍。清康熙时建仪门、厅堂、轩室、夫房,规模更宏敞。该驿历史上接待过无数过往官员,明代曾有朝鲜创臣崔溥停息于此,题诗云:“今日又过嘉兴府,人自繁华竹自苞”。嘉兴西门外古代为水陆交通枢纽,至清末犹见报载嘉兴官员日常在该地排班鸣炮,接送官员。

    驿站是专门负责“递送使客、飞报军务、转运军需”的机构。西水驿是嘉兴的水陆门户之一,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驿站多次遭受兵火毁坏,多次重建,至清末驿站圮毁。现发现的“嘉兴路重建水驿碑”是元代后至元五年(1339)重建水驿时所立,碑高2.2米,宽1.1,厚0.29米,碑文共21行,每行37字。该碑从未在志书中著录过,具有珍贵价值。1999年新建西驿亭,立碑于亭中,以作保护,并供游客欣赏。

    西驿亭面积约10平方米,重檐方柱,古朴典雅,周围砌水泥长凳,可供游人憩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