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曝书亭随记(四)

(2009-03-26 05:36:24)
标签:

潜采堂

藏书楼

钓船坊

练功场地

石刻像

研经博物

曝书亭

王店

嘉兴

旅游

分类: 嘉禾纪事

    沿“荷池”南岸向西,即“潜采堂”——当年朱彝尊藏书楼的主要部分。

 

曝书亭随记(四)

 

  (潜采堂)

曝书亭随记(四)

 

    堂前池岸旁,有一块石条伸进水面约半米。远看不知何意,近瞧旁边有一尊石刻,上书“钓船坊”,意思还是不太明了。端坐其上,举竿垂钓,倒是个好去处。

 

曝书亭随记(四)

 

曝书亭随记(四)

 

  (钓船坊)

 

曝书亭随记(四)

 

    “潜采堂”,为廊式厅楼。

 

曝书亭随记(四)

 

    “潜采堂”悬匾不知为何人所书。

 

曝书亭随记(四)

 

    室内一周介绍朱彝尊生平事迹的展幅和八仙桌、太师椅等物均弃于一旁,腾出来的空间成了上好的练功场地。


    (堂内)

 

曝书亭随记(四)


    空空荡荡的“潜采堂”,连一张纸也找不到。除了怀旧,无论如何也难以联想到昔日数万卷藏书的情景。


    当年朱彝尊在《曝书亭著录序》中曾得意地说:“拥书八万卷,足以豪矣”。可同时又说道:“吾之书终归不知何人之手?……书之幸与不幸,则吾不得而前知矣”,很是悲哀。朱彝尊一生藏书八万,几百年辗转、颠沛,最后只能空留“曝书亭”。

 

    正中的壁上嵌着据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朱氏家词中移来的“竹垞先生石刻像”,上有玻璃罩,尚可辨认。可惜反光,没拍好。

 

曝书亭随记(四)

 

    堂上悬的“研经博物”匾原为康熙御赐,存于家祠。但因家祠早毁而随之“呜呼哀哉”,现在的匾额由书法家张宗祥(1882~1965,近现代著名学者、西泠印社复社后的第一任社长)所书。

 

曝书亭随记(四)

 

    墙壁上嵌着的八块石刻,都已涂黑,显然有人摹拓过。镶上玻璃保护,勉强尚可辨认。

之前查过资料,说是堂内曾存有朱彝尊手书的条幅、用过的端砚以及描绘当年“曝书亭”全景的画卷,可现在均不见踪影。

 

曝书亭随记(四)

 

曝书亭随记(四)

 

    告别“曝书亭”了。新闻媒体已经在关注它的命运,但愿下次再来时,这处1963年就定为省级文保单位的状况会有所改善。


 
曝书亭随记(四)

 

曝书亭随记(四)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