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游石公山(十)

标签:
太湖石兔龟赛跑湖蚀崖玉玲珑花冠石石公山苏州旅游 |
分类: 苏沪拾零 |
过去尚未有人造太湖石的年代,庭院内能竖得起太湖石的必定是富贵人家;有点名气的园林中用那么几块太湖石点缀于亭台楼阁、厅堂廊榭、曲径小桥、奇花异草间,融合自然,相映成趣,顿感添姿增彩;将一二块小型的太湖石配上架座,作为供石,布置于厅堂中、案几上,观赏把玩,亦为幸事;用零散的太湖石,砌筑池、湖岸,铺设假山蹬道,造出处园林小景(思泉在《寻访苏州小园林》中多次介绍过),不少已经成了著名的景点,至今游人络绎不绝。
可“石公山”却是满山遍坡的太湖石。从山门到归云洞,一路上全是地里“长”出来的、生了根的太湖石。
这一群太湖石相对整齐地朝着一个方向,导游说是水流总是同向冲刷之故。
天然太湖石形成的“兔龟赛跑”,兔前龟后,两者不在一处,看看倒蛮像那么一回事。
游览“石公山”的重要收获之一,是对天然(!)太湖石的形成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
“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白居易《太湖石记》中一句),唐代就已名闻天下的太湖石主要就产于西山一带。江南三大名石,指的是现存于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十中的瑞云峰和杭州花圃“缀景园”外的绉云峰,它们就产于西山岛。
(上海豫园的玉玲珑,以前拍的)
因其奇特的外形,太湖石历代深受文人雅士、达官显贵的宠爱。前面谈到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更是爱石成癖,派朱勔(1075~1126,有名的马屁精)到太湖地区搜集太湖石,作为贡品运送京都开封,历史上有名的“花石纲”说的就是这件事。朱勔先是在民间搜罗,随后责令地方政府组织人员在西山一带开采,石公山是当时的主要采点。
位于景区大门附近“花冠石”旁的水坑和它的周围,就是当年的采石场之一。
(花冠石)
要离开“石公山”了,又回到山门附近再望望太湖。不想从出口走,那里是一条长长的购物通道。
(本文参考了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