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思泉-
思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672
  • 关注人气:12,7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泰山杂记(十二)

(2008-12-22 08:57:31)
标签:

斩云剑

岩瞻

鼠碑

摩崖石刻

泰山

旅游

分类: 鲁皖散语

“斩云剑”刻在路边一块高度两米左右、像一把剑的石块上,说是具有斩云化雨的功能。说是它能将乌云劈成两半,其上有云有雨,其下则有云无雨,故名。

 

(“斩云剑”,手机拍的,后面有几幅同)

游泰山杂记(十二)

 

 

这幅位于“圣寿万年、“岩瞻”摩崖左下方的石刻因字多而小,不太引人注目,笔者却注意它是一段很有哲理的题词:登泰山而后见山川之大,亦见山川之小”(笔者断的句)。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初到山脚,仰望泰山,往往是“有眼不识泰山”,层层的山峦,林立的群峰,难辨主次、高低,显得如此高大、难攀。一旦登上泰山极顶,“置身霄汉”、“昂首天外”时,眼前的泰山,已仰卧于游人的目光之下,放眼望去,群山匐匍在脚底,一览众山低,变得如此矮小。

 

仔细想想,是不是会有所启迪?

 

     被认为是道“谜”,猜了多少年也未得到公认答案的“鼠碑

 

    (“鼠碑”)

 

游泰山杂记(十二)

 

对这幅象只老鼠似的组字狂草碑刻,有着各色各样的解读。有猜“乐”字的,有猜“山”字的,有猜“如”字的,还有人解读出“大好河山”或如此好山等等多种更深刻的含义。笔者眼拙,只看出“此山”两字。

既然是,就让游人继续猜下去,增加旅游的乐趣,不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么?

 

再挑选几张摩崖石刻上到这里,下节还要继续。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游泰山杂记(十二)

 

 

(本节参考了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