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白山的传说

(2009-03-10 06:21:31)
标签:

小白山望祭殿

秃坡

爱新觉罗弘历

祝文

赞礼

杂谈

  今天是星期五,单位给女生放假, 晨起,见屋外一片雪白,喜极,唤醒老公:三月八日随户外去登洪丰山,你都两周没活动了,先去小白山给你热热身。

   在吉林城西南,有一座俊俏秀丽的小山,俗名小白山.这小白山过去是吉林的名胜之一,最高处海拔331.3米,山中古树繁茂,芳草铺地,山花烂漫,香气袭人,沁人心脾,百鸟声喧,清脆悦耳,宛如美妙乐章.
    清代,小白山上曾建有望祭殿, 据说,清代皇帝先世发祥于长白山.清代视长白山为圣山。 清朝初始,曾派高级官员到长白山祭祀。长白山在清代满语叫“果勒敏珊延阿林”。后来因长白山路远难行,往来不便,清政府于雍正11年(1733),在小白山上建望祭殿,正殿三楹,祭器楼二楹,牌楼二座,祭祀殿建成后,每年春秋由驻守在吉林城的宁古塔将军(后改称吉林将军)率文武官员到小白山望祭长白山之神。盛京(清朝陪都——今沈阳)礼部遣官宣读祝文赞礼。乾隆十九年(1754)秋八月,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东巡到吉林时,曾到小白山望祭殿祭祀。小白山就是小长白山的缩语,小白山清代称为“温德亨山”或“温德赫恩山”,意思是祭祀板之意。因为祭祀时把祭文书写在木板上,因此有此称谓。小白山下曾有一鹿囿,饲养梅花鹿以备祭祀之用。“白山鹿囿”也是吉林八景之一。
    1948年国民党为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吉林,砍光了小白山上的古木,放火烧山。筑起了军用工事(战壕等)小白山只剩下嶙峋的怪石,小白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解放后,在文革期间小白山又遭劫难,只落得荒山秃坡望祭殿也荡然无存。

1 望祭殿遗址碑

小白山的传说

2 葡萄园的无头石像

小白山的传说

3鹿苑旧址仍在使用的水井

3小白山的传说

乾隆、溥仪走过的皇道

小白山的传说

望祭店遗址 长白山神灵位

小白山的传说

6

小白山的传说

7

小白山的传说

8

小白山的传说

9

小白山的传说

10  俯瞰

小白山的传说

11

小白山的传说

12

小白山的传说

13

小白山的传说

14 温德桥落日

小白山的传说

15

小白山的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