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韵)
七律.王阳明二首
——依韵博友竹心ZX《原创 七律二首.读书札记(五)——读<</span>明朝那些事儿> 》
其一:
儒宗诸圣占星空,独使心学五世雄。
枕刃穷经方悟道,柱石明理已乘龙。
良知独树尊三立,纯性数诀教四行。
顶礼八荒竞膜拜,主观能动始阳明。
其二:
鄱阳湖上斩枭雄,按剑儒生大将风。
鼙鼓三声惊寇胆,觥筹一策撼王城。
抚民善政行德化,理税崇商拓路兴。
江右石碑刻胜迹,安居乐业入心铭。
注释:
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四行:这里借指王阳明心学四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博友竹心ZX原玉:
原创 七律.读书札记(五)
——读《明朝那些事儿》
七律.题王阳明
其一
一轮皓月耀长空,不朽真三冠圣雄。注(1)
龙场启扉霹雳震,天泉论道洞澄泓。注(2)
良知救世医愚钝,智慧安邦平叛凶。注(3)
万物随心天地大,永恒光照拜阳明。注(4)
其二
阳明大道话阳明,为政一方伟绩铭。注(5)
平叛起兵定南赣,退屋免税育淳风。注(6)
良知格物传播远,江右王门载厚荣。注(7)
一代先贤留史册,功德永世耀庐陵。
注(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立德、立功、立言,此之谓三不朽。
注(2):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当时的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天泉论道:平藩王,定两广之后,王守仁又接到任命,由于多年积劳成疾,守仁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将自己毕生所感化为四句通俗易懂的心学四训(又称心法四诀),传给三位嫡传弟子。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论道。心学四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注(3):正德十四年(1519年),分封南昌的宁王朱宸濠6月14日发动叛乱。时任南赣汀漳巡抚、都察院佥都御史王守仁闻变,与吉安知府伍文定传檄诸郡,举兵勤王。王守仁用计迷惑朱宸濠,使朱宸濠以为朝廷早有防备,叛军在南昌不敢行动,为集结兵力争取了时间。7月3日,朱宸濠发现中计,亲率军队围攻安庆。宁王军在安庆遭到顽强的抵抗,此时王守仁趁宁王后方空虚,于7月20攻克了南昌。宁王闻讯,急忙回救南昌,王守仁也决定乘胜与朱宸濠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注(4):王阳明一生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建立了一套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称之为“阳明心学”。提出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著名论断。
注(5):江西吉安市有一条“阳明路”,也叫“阳明大道”,是吉安最繁华的街道,就是为了纪念王阳明的。明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结束了在贵州龙场将近两年的贬谪生活,三月来到吉安府,任庐陵县令。庐陵县城也是吉安府的驻地,是江南一大雄镇,有着1100多年的建城史。
注(6):王阳明在任庐陵知县时,造福一方:一是为庐陵百姓减免了不堪重负的赋税;二是退屋预防火灾。当时县城后河两边店铺及居民住房多是木板房连成一片,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王阳明以县府名义让临街的店铺建筑,全都后退三尺,以拓宽狭窄的街道。房屋之间各退地二寸,砌砖,形成防火巷。三是恢复了明初已有但名存实亡的旌善亭和申明亭。好人好事公布在旌善亭,坏人坏事公布在申明亭。教化百姓,民风更加淳厚。
注(7):江右王门,江右,古时指江西。阳明心学广为流传,江西的信徒是最多并最得真传的,称之为“江右王门”,共30多人。其中吉安籍的王门弟子占了22位,有几位是“江右王门”的干将。如王学中的出类拔萃人物邹守益、欧阳德、聂豹、罗洪先。他们开馆、建书院讲学,并定期在青原山组织大会讲,研讨、推广、发展阳明学说,使王学在吉安蔚然成风,代代相传。正如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说:“姚江之学,惟江右为得其传。”“阳明之道赖江右而得以不坠”。
(相关资料来自网络,向原作者真诚致谢!)
写于2015年4月18日
七律.严嵩
——依韵博友竹心ZX《七律.题严嵩》
科班一举俏英年,翰墨丛中谀夏言。
斋醮青词揣圣意,拆桥污友害群贤。
狐朋结党乱纲纪,欲壑迷心瘴地天。
权入私门独步后,岂思身后挞伐鞭。
博友竹心ZX原玉:
原创 七律.读书札记(六)
——读《明朝那些事儿》
七律.题严嵩注(1)
幼年聪慧志高轩,媚上专权手蔽天。
结党营私除异己,鬻官贿政枉愚贤。注(2)
治国少略民生怨,御寇无方邦不安。注(3)
清雅诗文丰峻字,臭名留史叹权奸。注(4)
注(1): 严嵩(1480-1565)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他是明朝重要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已,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为明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
注(2):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在严嵩一伙的把持下,“政以贿成,官以赂授。”每一开选,视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迁,则视缺之美恶而上下其价。如七品州判,售银三百两,六品通判售银五百两;刑部主事项治元,用银一万三千就可转任吏部稽勋主事,贡士潘鸿业用银二千二百两,就当上了临清知州。武官中则指挥售银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夺职总兵官李凤鸣出银两千两,起补蓟州总兵,老废总兵官郭琮出银三千两,使督漕运。严蒿结党营私,残害忠良,最终落得削籍为民,家产尽抄。其家产共抄得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此外还有田地上百万亩,房屋六千多间,以及无数的珍稀古玩、名人字画。
注(3): 嘉靖十五年前积银八十万,自二十一年后,“供亿日增,余藏顿尽”严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内阁后又成为首辅的。面对日渐恶化的政局,他不仅没有向世宗提出任何规谏和改革方案,而且推波助澜,使局势向更乱更糟的方向发展。
注(4):严嵩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其诗文有清雅之名。时人李梦阳曾说:“如今词章之学,翰林诸公,严惟中为最。”何良俊称:“严介老之诗,秀丽清警,近代名家,鲜有能出其右者。”严嵩还写得一手好字,传说北京老字号酱菜店“六必居”三个字就是他的墨宝。
七律.题魏忠贤
_依韵博友竹心ZX《七律.魏忠贤》
昏愦君王阉患生,九千岁滥僭权倾。
对食客女覆纲纪,司礼奴才枉律刑。
狼狈儿孙兴党祸,贤良朝野避妖踪。
生祠岂佑千夫指,邪恶从来少善终。
七律.题魏忠贤
注(1)
卖女抛妻自入宫,一朝得势满朝倾。注(2)
排除异己专权政,诬陷忠良枉律刑。
蟒玉扬威九千岁,生祠祭祀罪十宗。注(3)
五更魂断凄凉夜,天道行常岂善终?注(4)
注(1):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注(2):魏忠贤当无赖时,他强迫妻子改嫁,卖掉女儿,自阉入宫。当太监时,他抢夺朋友的情人,出卖自己的恩人;当九千九百岁时,他泯灭一切人性,把铁钉钉入杨链的脑门,把东林党赶尽杀绝。
注(3):魏忠贤大搞个人崇拜,最为突出的标志是朝廷内外众多的官僚掀起为魏忠贤建造生祠,遍布各地,而且建到了京城。短短一年中,一共建造了魏忠贤生祠四十处,建生祠之风愈刮愈猛,魏忠贤个人崇拜的浪潮也越发高涨。
注(4):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朱由检登位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十一月魏忠贤遭到弹劾,被流放凤阳,魏忠贤在凤阳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崇祯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京中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与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最后上吊自杀,尸体被挖出后,任人千刀万剐。
感谢博友冰山雪莲蓝之梦赠玉:
魏忠贤
阉身无赖忘恩怂
德伪忠贤品尽狰
丧尽天良刑有报
千刀万剐恶名终
-
-
严嵩
- 醉权官宦少年腾
- 迫害忠臣业绩隆
- 六大奸臣生注定
- 祸国殃民后无空
- 注:后无空 儿子被斩首。
感谢博友张栋山赠玉:
博主惠人情义真, 美善雅言趣味生!
好友身影网上存, 笔心墨动醉灵魂!
- 感谢博友酌走颠溟赠玉:
-
言古诗心竞海帆,
- 泊来舟客月凭栏。
- 远山飞雁鸣空久,
- 好韵如潮夺耳环。
-
- 感谢寒梅傲雪赠玉:
-
【品】拜诗词网络留,
- 【文】风潇洒写春秋。
- 【赏】叹雅韵唯陶醉,
- 【墨】宝书香染满楼。
-
- 感谢博友黄河老农冯允甫赠玉:
-
空间优美雅,博文众友夸。
-
才情心念挂,深情锦添花。
-
-
感谢博友林翁随笔赠玉:
-
七绝 .网海同舟
有缘网络喜相逢,博海同舟逐浪行。
来往交流添雅趣,欢声笑语荡荧屏。
七绝 . 金秋笑语
秋高气爽菊花黄,红叶漫山稻谷香。
万户厅堂传笑语,千家庭院呈吉祥。
七绝 . 防寒预冷
夏去秋来天变凉,外出适当添衣裳。
预防感冒不得病,健体强身保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