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史四首(于谦、明英宗、张居正、戚继光) ——依韵博友竹心ZX《读书札记》七律四首
(2015-07-17 07:28:33)
标签:
七律史评于谦张居正 |
分类: 诗歌 |
(中华新韵)
其一:
七律.于谦
——依韵博友竹心ZX《七律 . 咏于谦》
跃马横刀俊士先,鏖兵鼙鼓振纲乾。
蛮胡鳄泪伤兵马,废帝狼心结宦奸。
忠烈洁身岂寤主,昏庸腐政宁杀贤。
浩然正气千秋永,傲骨长歌赤县天。
博友竹心ZX原玉:
七律 . 咏于谦(注1)
——读《明朝那些事儿》
(2015.1.25)
其二:
七律.明英宗
纨袴岂知民载皇,朝无礼制乱常纲。
忠臣避位奸佞傲,群丑代言宵小狂。
土木南宫未思过,天牢东市却杀良。
孝陵太祖空遗恨,国祚倾颓从此伤。
博友竹心ZX原玉:
注:(1)、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2)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3)、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4)、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年仅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5)、正统14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无奈之下,释放英宗。随即,景泰帝将他软禁于南宫。一锁就是七年。
(6)、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称帝,改元天顺。冤杀于谦,波及多名文武官员。宠幸宦官曹吉祥、石亨等。
(7)、明英宗朱祁镇,前后两次在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可谓人生复杂。英宗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是他历经磨难之后的灵光一点。
其三:
——依韵博友竹心ZX《七律.题张居正》
黉门邸报表神童,拜相精忠教主行。
变法安民实府库,深根治吏振朝廷。
坚兵鏖战驱胡马,勇将格杀渡海虫。
帝业中兴反遭谴,煤山泣祖愧高陵。
注释:
煤山泣祖:指明崇祯帝朱由检对张居正的评价。他说:“思陵之季,抚髀思江陵,而后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
博友竹心ZX原玉:
七律二首.读书札记(四)
七律.题张居正
勇当大任拯颓明,振奋乾纲独断行。注(1)
课吏陟罚官场肃,革新税赋粟仓盈。注(2)
威权震主生端祸,夙愿效国无怠情。注(3)
千古一人彪史册,世间难再有江陵。注(4)
注(1):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明代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注(3):张居正当国十年,独揽大权,一言九鼎,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年五十八岁,劳瘁而死。死后被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直到1622年(天启二年),天启皇帝为张居正复官复荫。)
张居正是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人,曾写有一谒:“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当政十年,殚精竭虑,为万历中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注(4):江陵,张居正又称“张江陵”,是湖北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化用“世间已无张居正”。这句话出自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中的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黄仁宇(1918——2000),美籍华人,著名历史学家。
(2015.3.6)
其四:
七律.戚继光
——依韵竹心ZX《七律.戚继光》
长槊生风马上旋,将军掼甲未离鞍。
廿载锋镝安塞海,两篇兵略靖狼烟。
船车火器璧合后,野战枪矢寇溃前。
倘使朝廷重长技,岂容肃慎度燕关。
注释:
两篇:指戚继光撰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两部重要兵书。这两部书是他练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军队的教本。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录《四库全书》。
长技:指火器兵器的运用。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特别是他发明的车战法,使传统的兵车与火器组合,使火器兵器走到了战争的前台。车阵战法是以铁车为移动堡垒,以火炮、火铳、长枪弓箭组合打击敌人的骑兵,用骑兵冲杀溃败的敌人骑兵,与敌骑兵野战争锋。戚曾用此战法在野战中打败了凶猛的蒙古部族的骑兵。戚继光是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过程中,最先认识火器兵器的重要性,并积极使之应用于实战、走在世界潮流前边的中国军人。可悲的是,万历皇帝在打击张居的同时,也打击张居正提拔、重用的戚继光。此后,直至明亡,他的两部兵书也没有被当权者重视,更没有被用于实战;所以在对后金的战争中,明军不敢金军野战争锋。宁远大捷,袁崇焕虽然“凭坚城,用大炮”打败后金铁骑,但野战劣势却没有改变,特别是与车阵法野战争锋的优势比较,“凭坚城,用大炮”的优劣就非常明显了。
博友竹心ZX原玉:
七律.题戚继光
跃马横戈未下鞍,戚家骁勇震疆边。(1)
南征倭寇平东海,北御鞑靼守险关。(2)
翰墨犹抒慷慨志,烽烟且看伟英男。(3)
感谢博友焦板儿赠玉:
画松亦是真松树,待我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有三株。
感谢博友张栋山赠玉:
跃马横戈未下鞍,戚家骁勇震疆边。(1)
南征倭寇平东海,北御鞑靼守险关。(2)
翰墨犹抒慷慨志,烽烟且看伟英男。(3)
雄风烈烈今犹在,横槊凛然天地间。
感谢博友汉家月赠玉:
科举入仕钱塘贤,国难恰逢掌兵权。
北虏挟君京城下,南迁朝臣庙堂间。
独木擎天排众议,众志成城抗敌顽。
纵然身死夺门变,清白永载汗青传。
感谢鲁人牧川赠玉:
西湖三杰誉并肩,廉吏旌功动九天。
军政辅朝遭冤死,清风两袖美名传。
感谢冰山雪莲蓝之梦赠玉:
马不食草又踏蹄
快马加鞭人未歇
刀悬半空冷血滴!
一言九鼎立身行
贪吏闻之丧胆风
政令传出张居正
国强民富一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