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牵引者——赏评吴长江上海作品展

标签:
艺术杂谈评论画展文化 |
分类: 艺评 |
http://s14/mw690/5a42d443tcd2d5f23444d&690
从1980年以来,先后30多次前往西藏地区实地的考察游历和写生,使吴长江先生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心中西藏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而是他作为一个画家精神与灵魂的故乡。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与虔诚的信念和坚守,在这片沃土里,吴长江先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属。他曾说:“随着岁月的积累,对藏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的逐渐了解,使我对请藏高原 和她的文化的热爱与日俱增,便愈来愈强烈地感觉到似乎在冥冥之中我与青藏高原有一个前世之约。我与他们的心灵是那样的近,好像我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对表现藏族文化和青藏人民生活的强烈愿望,更促使我不愿停留于浮光掠影的采风,而是追求青藏高原所蕴含的一种永恒的精神,仿佛惟有如此,才能抒发我内心深处的情感。”高原就是他的信仰,是他冥冥之中不可逃避的,与时光和岁月的一个约定。三十年的时间,这种岁月的磨砺已转化为精神的修炼,这一片精神的花朵,终于在繁华的都市里绽放出一片灿烂的火红。
高原之魂
2012年10月18日至11月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上海美术馆承办的“高原之魂——吴长江作品展”将在上海美术馆隆重举行。展览将集中展出吴长江先生历年来创作的版画、素描、水彩作品数十幅。本次展览既是对吴长江先生艺术创作的历时性梳理,展览展出的作品在时间上有一个巨大的跨越,是他近年来赴高原写生创作作品的一次较为全面的集中展示。题材上多以写实作品为主,是对吴长江先生写实主义风格的一次全面展示,内容上多是人物画,用吴长江先生的话说,是对藏族人民精神的最本质的反映。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去踏上青藏高原的吴长江就为那种苍茫粗犷的气势所折服,被那片高原气息深深地吸引,从此他就选定了他的生活源泉、创作基地、精神家园,他的灵感高原——青藏高原。从那时开始直至今日,30多年的时间里吴长江先生几乎走遍了整个青藏高原。高原的山水和人物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启发了他的艺术灵感。在青藏高原这间幕天席地的"大画室",他画了大量速写、素描和水彩画,根据素描写生稿创作了"青藏高原系列"版画。于是才有了高原之魂的展览。
http://s7/mw690/5a42d443tcd2d609023f6&690
吴长江作品《桑多杰布与索南多吉》
精神之魂
“高原之魂——吴长江作品展”的展出,不仅是对吴长江先生高原探索活动的一次总结,又是对高原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示。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偏远,地域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比较特殊,以及它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即具其独特的民族性,又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原民族所表现出来的粗狂、豪放、自由与质朴又表现出了一种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在这个偏僻的甚至是远离现代化的地方,人类许多原始美好的东西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和地域、人文等因素,得以完好地保留。这也就是西藏被许多人视为朝圣之地的原因。
吴长江先生的西藏考察和写生活动,使他有更多的就会接触这些质朴的人,了解这里的民风习俗,风土人情,社会人文,因而他的作品中总是能反映出这个民族内在的品质与情感,把那种高原的气息带回到都市里,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我在高原”的感触。他的作品流露出来的,就像一条神奇的路,指引观赏者去往一个纯洁神圣的地方,接受自然的召唤与洗礼。
http://s10/mw690/5a42d443tcd2d63e9cee9&690
吴长江在写生现场
艺术之魂
吴长江先生从2007年7月起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工作空前繁忙,尽管如此他仍然利用假期到青藏高原藏区写生。有人坐在都市的高楼里通过互联网和照片就轻而易举的画出了高原风景,因此有人给他这样建议过。他说照片可以参考,但不能代替写生。高原人所收到的文化熏陶,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精神风貌,而这种精神风貌又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动作表情穿着打扮等表现出来,只有切实地实地感受才能感受到那种文化的魅力所在,照片上看到的永远都只是复制,缺少了内在的灵魂的东西。画家要能够捕捉高原之魂,捕捉藏族人民的精神,就要把藏族人物强悍俊美的外表中蕴涵的朴野纯真的精神气质真实而深刻地挖掘和表现出来。因此,现场写生就成为捕捉高原之魂,以外在的真实表现内在的真实的有效手段。
什么是绘画?绘画不是摄影,不是表现现实的东西,而是表现现实倒映在画家心中的东西。有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可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的。什么是艺术?艺术是对现实的反应,又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反应,还有灵魂的一些东西,可能我们无法抵达,但永远心向往之。吴长江先生说:艺术创作是用生命来完成的。他的艺术创作凝结着他三十年来游走于青藏高原的生命体验,以一系列表现藏族人物的本真生命的精神肖像,丰富了当代中国写实人物的画廊,也丰富了当代中国写实绘画的语言,更重要的是,也丰富了他自己的灵魂。如果艺术也有灵魂,那么我想他正在牵引的应该就是。
(本文发表在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上,阅读地址:http://www.iart.com.cn/News/news_detail.asp?id=1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