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汶川地震的纪念

(2011-05-12 10:23:12)
标签:

汶川

地震

怀念

杂谈

分类: 时评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地震三周年了,关于地震的记忆都历历在目,而这一切还都好像就在昨天一样。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纪念的文章和消息,我也想写点关于地震的纪念了。
    那时候我上高三,准确说是高四,当时正在上一节历史课,上课的老师是我们亲切地称为杨树的老师,因为他的名字本身就叫做杨树高,所以我们就简称为杨树了。杨树老师正在讲课,当时讲的什么已经忘记了,只记得突然间感觉到桌子在摇晃,同桌说我“别晃了”,我说“你也别摇了,好好上课”我们还在争执着,这时候有人看到头顶的灯正在剧烈地摇晃,然后渐渐地有人意识到可能是地震,于是便告诉老师。杨树老师听后把课本剧起来做领导状,说道“大家都别慌,我先出去看看”然后人就出去了。
    我们焦急地等在教室,等着杨树老师的侦查结果,等了半天摇晃更加剧烈了却还不见人。坐在最后一排的我便溜出后门去查探情况。这时候外面已经有很多人,楼上的班级同学们都已经纷纷下楼,楼梯口人群熙攘的,堵得水泄不通。我看了半天都没看到杨树老师,突然间惊奇地发现他已经挤在人群中了。我靠,我愤愤然(当然当时是没有时间骂的)地跑回教室,告诉大家地震的情况,还有杨树老师已经下去了,我们还是赶快撤。然后我们就纷纷地离开教室,随着人群涌下教学楼,到了校园中间的广场,这时候杨树老师已经站在人群中四处张望并发表着什么不可能地震的言论了。
    后来每次说到地震我们都会提出来这件事情,再后来看到了范跑跑之类的地震中的逃跑者之后,我便恍然意识到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多的,就像我们的老师也一样。起初我们都不理解,觉得这不是身为人师应该做的,但后来想想也就没什么,趋利避害本来就是动物的本能,人的好多社会赋予的荣誉品格等等在关键时候都是脆弱的,这样让我感受到地震中最坚强的是人心,最脆弱的却也是人心。

    地震的时候还有许多趣闻,比如有上地理课的老师正给学生讲地震以及逃避的措施呢,这时候地震了,也算是学以致用吧,我想那些人一定会记得这难忘的一课。还有上物理课的老师感到震动后淡定地告诉学生“大家不要慌,这是重型机械经过……”我想他们也会深深地记住这一节课吧!我们远在秦岭的山中,因为震感不是很强,所以记住了一节又一节难忘的课程,而那些处在灾区的人们记住的又是什么呢?或许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悲伤吧!
    地震当天晚上,因为听信谣言,我们都没睡觉,就在河边漫步,我、母亲,小侄子,还有一些朋友。大半夜的,一批又一批的人在街上行走着,就像游行一样,有的人把床搬出来,就睡在大街上,有的甚至把家具物什都搬出来了,做好了应对地震的准备,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一看就是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在自然面前却要如此地受折腾,想象人在自然里,真是妙小地如蝼蚁一般。一直到天亮,我们收拾好东西之后直接去上课了,老师同学都犯困,老师讲了一会便停下来,我们集体在教室里睡觉了,想想真是别样的记忆。

    地震带给我们许多伤痛,许多难忘往事,还有那样别样的一天一夜,那时候的人现在已经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事情了。可是如果再想起来,我们应该都会记得那一段难忘的经历吧,我们的记忆就好比一个个圆,每个人都有一个,而我们的圆在那一刻却有了交集。后来上大学听宿舍的人讲起他们那里的地震,我知道我们的这个圆交集范围越来越广了。我们这一代人张这么大,童年是美好的,少年是美好的,只有这一场灾难让我们明白
生命的可贵,生活的不易,因此我们要更加的懂得珍惜生活,珍惜我们所能存在的每一天。最近微博上流传这一个数据,不知道我能算过没,人的一生其实只有900个月,这么看来我们的生命何其短暂啊。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写一篇纪念的文字,一来纪念我们共同经历的灾难,而来感怀我们失去的同胞以及我们所遭受的一切苦难,还有一点原因,就是纪念那些曾经一起经历苦难的人,因为那一刻我们生死都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