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人是可耻的?
(2011-04-07 13:45:04)
先来补充解释一下题目,否则就成了标题党了。北师大的董藩教授近日在其微博中提到了他对他的学生的要去,这一特殊的要求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原文是:当你
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当然这个贫穷和耻辱是对高学历者来说的,董教授的话其实是这样一个意思:作为一个高学历者(这里指的是研究生),你赚不到四千万你就是丢人的、是耻辱的,你就不配作为我的学生,你的人生也就是失败的。
有好多人对这话其实是有异议的,因为这样的说法分明是一种拿金钱来衡量人生价值的,这是我们向来不提倡的,什么拜金主义、什么价值观、价值取向这些都是约束我们不要一切向前看的,要有理想有追求,别把钱看得太重,要像小沈阳一样把钱财看作是身外之物。
其实起初我也是这样想的,好歹我们都是知识分子,就算上个大学屁也没学到,起码也知道点什么,也算个知道分子吧,既然都是学知识的,就要有点知识分子的范儿,就要有点小理想,有点小追求,一颗火热的心万万不能让万恶的金钱铜臭给腐蚀了。可是想到后来却发现这样的想法才应该是知识分子腐朽的表现,已经腐朽到看不清形势了,亏自己还学新闻呢,已经看不清现实了,亏自己还整天以为自己还活跃着呢。用一句俗话来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
钱的确不是万能的,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没有钱的确是万万不能的,这个我们也不可否认。我们现在在校园里衣食无忧,因此还有理想,还能幻想有未来,幻想有前途。可是等我们走出了社会,恐怕前途就要变成了钱途。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金钱的社会,钱在某些方面的确是通灵的,在很多时候也是身份地位以及其他的一些代表和象征,穷酸文人,这句话从古到今都没变,不管你多有才,没有财你依旧是穷酸文人,摆脱不了宿命。
当然,理虽是这个理,董教授的说法却是有些欠考虑,就像有人反问的:董教授身价有没有四千万?是不是他的老师的好学生?我想若是真的这样,没有四千万就是可耻的,没有四千万就没有资格叫老师,那这的确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如果人人都向钱,恐怕这个社会就很难向前了吧!
因此,这样的口号式的话语,我理解,但不敢苟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