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神化前辈,前辈都只是传说
文/莫默
最近有时大学更新换代的时候,很多学校迎来了新一届的学子。一般新生入学最主要的期盼,除了学校大点、设施好点,就是希望能遇见一些和善的学姐学长,向他们请教大学的生存之法。在网络通讯发达时代,还未开学新生们就早已开始在网络上与前辈们进行沟通。学校网站,学校贴吧,qq群体等等都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在新浪博客上用了真实的学校信息,并且前一阵子还有幸被推为校园名人放在首页,所以解释了不少校友,自然有不少新生,和他们聊了一些关于大学的事情然后想就此发表一点看法。
不要神化哥,哥就只是个传说
记得以前自己初入学的时候也是抱着这样的心里的,结果还真是好运,遇到了好心的学姐学长,给予了不少帮助以及好的建议,想想整个第一学期,几乎都是在前辈们的光耀下度过的,进学生会感觉前辈们很神气、很有才,进社团感觉前辈们社会经验丰富,令人崇拜。在校园里和那些前辈们相比,总感觉自己只像个毛头小子,永远都是一副高山仰止的模样。学长学姐,好像就是我们前面的导航灯一样指引着我们,从适应大学到熟悉大学、再到厌弃大学。
后来自己也渐渐地被人成为学长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点都不神奇。新来的人都有一股朝气,因为他们稚气未脱,走掉的人还被我们崇拜着,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能够独立生活了。夹在中间的时候,就觉得我们自己其实处在一个很无奈的位置,没有承前,也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启后的东西,甚至要被后起者“后启”了。这时候再仔细想想,其实学长们当时或许也是一样得心态吧,能告诉你们的就是食堂的饭菜哪家好吃,上课的老师哪个不点名,学习的课程那个不重要,以及逃课的技巧、作弊的手段、甚至恋爱的经验等等。现在想想,这些都是与知识本身无关的,只是先一步实践而得出的经验而已。而事实上,只是我们在崇拜哥,以为哥就是一个个的神化,而实际上,哥就只是传说而已。
学弟学妹:前辈们只是在耍酷
有好多准大学生(我觉得这个词比新生更恰当)给我说你这人很和善啊,好多人都对我不理不睬的。我说其实大学都一样,前辈们们都喜欢耍酷,说的暴露一点就是倚老卖老。尽管我承认这只是一部分人,总感觉自己处在高于别人一个级别的位置上,总以为新来的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总以为新来的都是傻不拉几的,却全然不顾自己当初的模样。还有一些人是好心肠,把自己的所谓“大学阅历”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却全然不顾后果。所以总有新生开学就抱怨学校太差,生活没意思,上课有多无聊,考试有多简单,而且还衍生出了许多所谓的理论。新生们的一切都是新生的,这张草纸还未被浸染之前,却早已被泼上了预先存留的污秽。那么梦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起航,最终会航向哪里呢?
经常会听人对学校风气进行评定,我是很支持“风气”这一词的,不光整个学校,包括不同的学院、不同的系别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气,为什么好的专业总是好的,差的专业总是差的。因为这是风气,而这种风气恰好就是一代代地传下来的。所以说,前辈们对后来者的影响,其实是很深的。那么就请前辈们虚心对待后来者,耍酷不是风格,倚老卖老更是不合时宜。记住昨天的我们,想着明天的他们,那么我们就不会被神化,我们所差的只是时间的先后,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前辈们:他们都傻的可爱
看着眼前的准大学生们,好多人都会想起当初的自己,评价只有一个字:傻。说自己傻是因为当时不知道大学是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说傻是因为当初整天围着学长学姐们转,说傻是因为当时把一切的高年级的人都当做偶像一样,说傻是因为当年有时不能上课还四处跑着请假……总之,有一千种理由说自己傻。看到他们时,却又分明感觉到这傻似乎是在重蹈覆辙,稚气未干的人,幻想着美好的大学,勾勒着新的生活草图。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看着岁月被我们越来越往前推,看到后面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在看到新的学生时,感觉差距就更大了。大学使人变化的同时也使人退化,变得不再可爱了,似乎连傻的份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沧桑和凄美。
另一方面的可爱在于这些人胸中的理想,每一个心中都有一个未然起的梦。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喜欢极力地表现自己,就像在人群里往回挤的小孩的脑袋一样。后来,我们都极力地隐藏自己,就像乌龟的脑袋一样。大学是梦想升起的地方,但同时又是梦想磨灭的地方,当有一天你发现你已经不再苛求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毕业了。
所以看到可爱的这群热人的时候,前辈们会会议自己,然后笑笑,笑他们,但更多的或许是笑自己。
最后,说说自己,我不是一个好的前辈,但是我会尽心地去努力,尽量让每个充满疑问的人都得到满意的答案。我心中的大学不美,但不等于你心中的大学就是肮脏的,我的生活的无聊并不不等于大学生活本身的无聊。我只希望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会保留这个完美的梦,至于梦的便在哪里,这全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