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个80后们,凭啥说父母是“祸害”?
文/莫默
核心提示:最近又有一起关于80后的消息,事件源于豆瓣上的一个叫做“Anti-Parents”
的小组,提出“父母皆祸害”的口号公开叫嚣,并且在短时间引发万人参与。这样的行为使人震惊,同时又对于这样的言论充满了好奇。于是,一场讨论在网络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http://s15/bmiddle/5a42d443x8bfe8feafd6e&690
近日,一个拥有10464名成员的网络讨论小组被推到网络争议的风口浪尖上。“父母皆祸害”这个被评价为“惊悚、大逆不道”的名字,却以极强的号召力,吸引着众多网民加入讨论小组。他们,大多是被家长忽视或者伤害过的孩子,或者是“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眼中是一群“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他们“逃得掉沉闷无趣的小学,却永远也别想从父母那儿毕业”。
“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会化进一步发展,达到自身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的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小组这样标榜自己。他们认为度母的爱是对自己的“祸害”,父母的行为“伤透了自己的心”等等。
“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这里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对峙。
作为一个80后,对于此现象,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承认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或许是50后父母的思想“难以跟上时代”所以才使得彼此之间产生了误解。或许在很多场合我的行为会让父母觉得难以理解,而父母的劝告也会让我们觉得多余。但这不是谁一个人的问题,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我们都会遇到,并不能作为发泄个人愤怒的原因。
其次,我们来谈谈这种代沟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来说,这应当是应试教育的问题,教育是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评价聚焦于一个分数,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身心、道德、个性、行为及其他各方的发展。其实好多家长也知道这样的害处,但是迫于教育和就业的压力,又不得不去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去教接受教育。另一方面,这是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记得有一个笑话说孩子问家长说你觉得菊花台怎么样,家长想了半天说不知道、没喝过,反映的就是两代人之间的隔膜。最后,还有孩子自身的原因。社会的变化使得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变化,心里的早熟又使得孩子的观念和父母形成冲突,在这种冲突里孩子则会埋怨父母,说他们不懂,甚至说他们“老土”。这就是这种代沟产生的三方面原因。
第三,我认为这样的公然叫嚣完全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也许我们每个80后都曾有过和父母闹矛盾、闹别扭的时期,或与我们也曾认为自己的父母老土,但是当我们慢慢成熟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幼稚。叛逆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最红我们要走向成熟,无论父母对我们怎样的“不理解”,但终究才是最爱我们的人,用“祸害”这样的词,实在是不该啊。
第四,我们没有理由向父母要求太多。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有比尔盖茨的财富,有爱因斯坦一样的智慧,但是我们却忘了,我们的父母都只是平常人,不是教育家,也不是心理学家。我们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那么凭什么反过来要求父母要理解我们呢?父母能够给我们的已经很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要求更多。
最后,我要谈我们的孝道和美德。尊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也不具某某干什么什么的例子,这些我们都熟记于心。我们都说百德孝为先,孝敬父母不但使我们的道德要求和规范,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无论对于错,父母总归是我们的父母,矛盾可以解决,沟通可以解决,但是道德沦陷了,该要怎么来建构呢?
我们的父母在辛勤地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到头来,反倒成了“祸害”,这是何道理呢?
面对那些无知的“反抗者”,我只想问,你们在抵御,抵御的是什么呢?你们在反抗,反抗的又是什么呢?可笑的那一些人们,你们凭什么说父母是“祸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