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29不会再重演

(2008-11-10 10:10:47)
标签:

1929

大萧条

金本位制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周期

财经

分类: 经济评论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西方发达经济体就是在这种走两步退一步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发展起来的,而这种周期波动就像市场经济供求关系在“过剩与不足”之间变化一样无法避免。但历史绝对不会简单的重演,因为1929年大萧条发生的诸多条件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首先,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知识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而促进了生产和需求的沟通,缩短了生产周期,从根本上减弱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及影响。从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提出“零存货”管理模式,到如今各大公司普及的ERP系统,大家会发现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很少了,这就是信息的快速收集与传递使社会资源更加有效的配置,从而补充了市场价格机制调控的缺陷。

  其次,1929年大萧条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创伤,以至于几代人都在致力于研究对策。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研究1929年大萧条产生的原因。从目前各国政府快速反应,重拳出击的干预政策来看:对银行存款提供国家信用担保,扩张性的财政刺激政策等等,都会很大程度上遏制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另外,1929年美国实行的是金本位制,这是危机最终演变成大萧条的重要原因。金本位的缺陷是没有弹性,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当危机发生时更会大大地缚住政府干预的手脚。试想如果我们现在也是金本位制,各国政府印不出钞票来,也就无法拍出四万亿美元来救市,大家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经济自生自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