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诗情画意话茶联

(2013-09-16 16:13:13)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诗情画意话茶联作者:静观天下

豪情蛰绪酿美文,清香无醇也醉人。亘古以来,人们品茗吟诗,韵华诗雅。涌现出许多巧妙、芬芳的的茶联。

茶联的出现,至迟应在宋代。但目前有记载的,而且数量又比较多的,乃是在清代,尤以扬州八怪之一郑燮为最。郑燮能诗、善画,又懂茶趣,善品茗,他在一生中曾写过许多茶联,如下: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山光扑面因潮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清代干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我国许多旅游圣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 须从前路汲龙泉。

仅仅十四个字,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之感。

下面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流传至今。
              扬子江中水,
              蒙山顶上茶。
   
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象喝一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生活中无形中多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模拟。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秋夜凉风,夏时阵雨,其清爽,其舒逸,有何能比?松涛环绕,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听风声水声,始可与夏雨秋风相配。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园中置几案,扶瑶琴,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烟透窗,为墨增香。竹生水畔,荷香暗动,月上中天,影落荷池,其情其景让人顿生隔世之意。

融通三教儒释道,汇聚一壶色味香。

这副对联是当代书画家王梓梧(中央统战部赠送澳门回归礼品画《九九归一图》的作者)书赠丁以寿的,对联中无字,但茶又无处不在,很好地表现了茶与儒释道不解之缘。


          

一些耐人寻味的茶联,广为流传。

  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尘滤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
       

 泉香好解相如渴;火候闲平东坡诗。

         

           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新占一枝春。
         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


         素雅为佳松竹绿;幽淡最奇芝兰香。
          幽借山巅云雾质;香凭崖畔芝兰魂。
         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从哪里来,忙碌碌带身尘土;
         到这厢去,闲坐坐喝碗香茶。


         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花间渴想相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
         细品清香趣更清;屡尝浓酽情愈浓。
         熏心只觉浓如酒;入口方知气胜兰。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山静无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为客尝。
         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世间重担实难挑,菱角凹中,也好息肩聊坐凳;
         天下长途不易走,梅花岭上,何妨歇脚品斟茶。
          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虽无扬子江中水;却有蒙山顶上茶。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三楚远来肩且息;六安前去味先尝。
        

 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  
          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
          

 品泉茶三口白水;竹仙寺两个山人。


 随手烹茗化白鹤;绿地垂柳钓青钱。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 求两餐,分清邪正;
         头头是道,谁宾谁主? 吃一碗,各自西东。


         忙什么,吃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  
         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盏。
        

 扫雪应凭陶学士,辨泉犹待陆仙人。


         攀桂天高亿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

 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四方来客,坐片刻无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禅榻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
         远帆无数,有盈盈轨水从罨画溪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扬落花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