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节伤害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查一路

(2011-09-05 02:43:10)
标签:

查一路

工人日报

伤害

车牌号码

钱包

杂谈

分类: 转载
  一位开出租车的朋友,将遗失在车上的钱包还给了失主。两万多元!许多人认为他傻,失主并不知道他的车牌号码,本来他可以将这钱昧下来。而他却耽搁了几天的出车时间,去报社,请电视台,出招领。钱包递到失主手里,心,这时却真的凉了。他认为自己确实很傻。

  失主打开钱包,将里面的钱数了三遍。“硬是当着众人的面数了三遍。”朋友委屈地说:“数一遍也就可以了,数了三遍,还拿有些钱对着阳光照照。我当时尴尬得无地自容,难道我会抽下几张或者换几张假币进去,那样我又何必去还?我这又是何苦?”

  数三遍,也许是那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是一种习惯。钱,通过三遍数得准确无误了,可是,动作附带的信息,相应地也传递到人的心里。每一个细节都有深长的意味和指向,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隐含着一种逻辑。将失而复得的钱,数上三遍,对于失主,也许就是习惯;而对捡钱的人,则可能是一种情感伤害。

  母亲打电话给儿子。儿子接到电话就问“有事吗?”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母亲有些伤感,反问道:“没事就不能打电话吗?你不打电话过来,是因为你忙;我打电话给你,还一定要因为有什么事吗?”儿子张口结舌。

  儿子怔怔地握着话筒,后悔了。他应该问问母亲生活得怎样?母亲身体可好?对于年迈的母亲,还有那么多的担心和牵挂,平时积蓄在心里,怎么一握话筒就忘了询问和表达呢?简单的一句“有事吗?”,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然是将母亲的心深深地伤害了。

  人们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细节中,因为习惯,常常忽视了细节的暗合逻辑和给他人的感受。细节伤害像一把软刀子,一点点切割着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仅有的那点温情,直至真心灰冷,善行敛迹,美德遁形。往往,灾难未必能将人倾覆,而一个小小的细节,伤害至深,让人忧思难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