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本农协精准农业美来众联一村一品大分县 |
分类: 三农话题 |
鹿儿岛青果批发市场
鹿儿岛县的青果批发市场由鹿儿岛县出资兴建,然后通过公开招标来选择经营和管理的公司。为了防止垄断并保护农户以及客户的利益,青果市场由两家互相竞争的公司进行经营和管理。在这点上与国内许多地方的体制和做法有很大不同。农协的会员和非农协的农户都可以委托这个青果批发市场中的任何一个公司,来经营和拍卖其生产的青果产品。
日本的批发市场只对超市、餐饮等大商户,市场里没有个体的购买者,秩序井然;所有的产品都用瓦楞纸箱包装,产品的品级和包装规格标识清晰;批发市场规划有序,地面干净、整洁,看不到任何浪费的痕迹。通过清晰、规范和透明的产品品级、规格和价格管理系统,在农户、批发代理、商超以及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高效率的运转系统和很高的信任度,商品的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
在批发市场一个运营公司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用中文书写和悬挂在墙上的公司运营理念。社会价值、贡献、诚信、服务与我们国内许多公司讲的大同小异。关键看能够做到多少。
现在世界各地气候异常已经变得常态化,这种变化也给日本的农户带来很多的困扰。同时加上劳动力的价格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的问题,日本的农业人口也在不断的减少。据统计日本的农业人口比25年前减少了一半,这种趋势无疑还会持续下去。与世界各国的情形大同小异,日本农业后继无人的问题也十分严重。
鹿儿岛农协专营超市
鹿儿岛农协有三家农副产品直营店,另外还有三家合作超市,即这些大超市的农副产品专营来自鹿儿岛农协会员的产品。
我们在鹿儿岛参观了一家合作超市和一家直营店。这家合作超市单体店的规模与北京“物美”店的规模差不多,另一家直营店的规模与北京“超市发”的单体店差不多。当然店内销售产品的档次要高很多。
三个直销店每天销售3.1亿日元的“青果”,相当于每个店每天60多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直销店销售的都是农协会员高端的青果农产品,价格根据行情与农户协商制定,并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进行价格和库存调整。销售情况和库存每天四次通知供应农户,以便让农户了解行情并适时补充库存。直销店收取农户会员销售额16%手续费,听起来也比较合理。
为了追踪产品的质量,所有农副产品都标识了等级,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农户的姓名等信息,实现了全程可追溯。这些源于并延展了日本政府从2000年开始的强制执行的规定:进口食品必须标识原产国名,本国产品必须标识都道府县名、市镇村名等。
日本农业生产者的直接和间接的补贴很高,据OECD估算,相当于其农业产值的比重45%左右。由此带来的日本食品价格高,日本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较高,约25%,而多数发达国家在15%以下。
每一袋农产品都标识生产农户的信息,每一农户的产品单独摆放成行
虽然日本农民生产的产品琳琅满目,质量上乘,但是日本农产品自给自足率只有不足40%多。其主粮除了水稻可以自给自足之外,大部分品类,如小麦、玉米、大豆、苜蓿等主要依赖进口。
日本由于在意识形态与世界农业大国和强国美国一致,不用担心有“粮食禁运”的问题;同时,由于日本的人口基数有限,不会产生国际贸易中的所谓“大国效应”,也没有必要担心由于其某种农产品的短缺而引起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因此日本也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做到粮食的自给自足。
鹿儿岛农协农户生产的顶级雪花牛肉专柜。最高品级的雪花牛肉在超市中价格800-1000元人民币一公斤
大分县的设施农业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日本首先发起和推广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村一品”运动。后来这一运动成为维系和挽救“小农经济”的一面旗帜,并经过台湾和韩国等地区,逐步传播到世界其它地方,也包括我国,形成了一个被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流派”。日本九州岛的大分县就是这个“一村一品”运动的发源地。
从鹿儿岛出来,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大分县。第二天参观了大分县设施农业会长植木南雄先生的家庭农场,他与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白眉大仙)是邻居。日本农村的道路由当地政府出资兴建,路况虽然很好,但是由于日本山地和水田很多,路都很窄。所以我们的大车停在了附近的市镇,先生用自家的三台小车和预约了七台出租车,将我们四十余人接到了他家的家庭农场参观。
他家拥有4公顷的现代化大棚设施,大棚从荷兰进口,可以通过电脑和传感器等,自动控制滴灌的速度、大棚内的温度等。因为植木先生的农场是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因此他家农场的大棚分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植木先生的是专门生产紫苏叶的农户。紫苏在日餐的烤肉和寿司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且都是生吃,因此对其农药残留和卫生的要求非常高。植木先生在紫苏生产的全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大棚入口设有防蚜虫和螨虫的防虫网。肥料也全部使用有机肥,每年有机肥用量200吨。为了保证质量,有机肥用木屑和纳豆菌发酵自己制作,发酵三年才可以使用。
紫苏生产用工量很大,紫苏每半年也需要换茬一次。因此除了自己雇佣的各种专业的20名员工之外,植木农场还常年雇佣10名从中国来的“研修生”。农场每天产出20万片紫苏叶,每人每天可以采摘2万片紫苏叶,因此仅采摘工就需要10人。我们在农场就遇到来自东北的“研习生”,还有一对在这里长期工作的夫妇。他们两口子在这个农场工作了11年。除去各种费用和开销,两个人一年净剩10万元人民币。
这个农场紫苏生产每年每一公顷产值1000万人民币,即每亩地65万元人民,每亩产值40万方可保本。紫苏销售价格每片叶子0.2-0.6人民币之间,价格变化很大。农场的产品一半在本地消费,一半销售到九洲以外地区。紫苏叶采摘后先要放到低温库预冷一夜,第二天一早送给商户。在植木农场的生产量中,订单农业占四分之一,其余委托青果批发市场销售。农协提供产品销售价格和需求数量的预测。
小结
日本农业的形成有特殊的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日本自然资源条件有限,山地多、平原少,土地的碎片化比较严重。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防止军国主义复活,美国主导的日本的“农业委员会法”和“农地法”都对农村土地买卖、租赁做了许多严格的限制。因此,日本的农业总体上来讲还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但是,日本以高科技、产业化和高品质改造传统的日本农业,发展出了小农经济基础上“精品农业”的模式,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成功,并由此引领这一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由于日本农民老龄化、农户兼业化以及农地撂荒问题日益严重,日本也多次修订《农地法》,放松对农户间土地流转的管制,促进农地集中和扩大经营规模。其中包括:引导发展村落营农,类似我国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农地中介机构,利用政府信用,集中农户分散的农地,整理后连片租赁给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和鼓励“新农人”进入农业;推进农业经营法人化等。
土地的集约化既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同时也要警惕在这背后,日本右翼政治势力的 “做局”。因为,日本农协不仅仅是一般的商业协会,还是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因为它能够影响广泛的选票。日本政府安倍内阁正在通过修改农协法推进农协改革,实际上也想限制农协的“话语权”:一是将日本农协中央会一般法人化,削弱其行政力量;二是促进综合农协转型为专业农协;三是将部分农协改制为股份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一“改革”的走势和影响。

美来众联的此次访日之行,受到日本鹿儿岛农协和大分县农协的热情接到
日本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1/25,人口密度却是中国的2.4倍,人均产值是我国的30多倍。日本有良好的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优质优异,环境优美、无污染,人均寿命世界第一,全球创新企业前100 中,日本企业高达40家,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100%,并且日本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之上 – 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和学习。
日本有关农协对此次美来众联组织会员访日非常重视。早在今年5月份,日本ASK株式会社社长安东义和先生专程到北京,拜访美来众联总部,交流和安排此次访问东瀛的行程和参观内容。鹿儿岛农协中央会长久保先生在交流中也表示,他对美来众联及其所倡导的土地托管+订单农业的商业模式十分看好。他们认为,美来众联是他们了解到的,除日本农协以外,在中国做了和日本农协相同事情的唯一组织。
因为这才美来访日代表团规模很大,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引起了农协和当地媒体的密切关注。在鹿儿岛农协专营店,我们接受了当地电视台的采访,在采访中我说:“我们代表中国40个不同县、市的农业企业,受鹿儿岛农协的邀请前来参观、交流和学习,收到热情的接待,我们非常感谢。中国通过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在生产的数量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产品的品质、安全性和可追溯体系建设方面,我们的差距还比较大,我们需要向日本的同行学习,这也是我们这次访问收获最大的地方。同时,我们也希望与鹿儿岛农协等单位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促进双方的业务发展。”
学习,既是过程,更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