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2014-09-05 06:41:46)
标签:

德国

海德堡

马丁路德

海德堡大学

分类: 随笔/日记

 

浪漫之城 

海德堡在德国人心目中是浪漫和智慧的缩影。是德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古城和大学城。

海德堡城市坐落于奥登林山0denwald)的边缘,整个城市傍耐卡河(Neckar)而建。山峡中的耐卡河从这里流入莱茵平原,在几十公里外的下游流入莱茵河。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海德堡城堡

 

 

海德堡城堡为一座红褐色古城堡,城堡坐落树木繁茂的王座山上,为选帝侯宫邸的遗址。城堡主要用红褐色的内卡河砂岩筑成,城堡内部结构复杂,包括防御工事、居室和宫殿等。它始建于13世纪,历时400年才完工。期间因为建筑风格不断变化,形成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的三种风格的奇妙结合,是德国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代表作。

17世纪时,城堡曾两度被强大的路易十四所统治的法国军队摧毁,城堡主人选帝侯家族也迁居曼海姆,被遗弃的城堡后来有一部分得以修复重建,至19世纪末主体建筑才恢复原貌并能使用。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从城堡俯瞰海德堡古城

这是一座美丽和满目沧桑的城堡遗址。青山绿水间的海德堡,石桥、古堡、白墙红瓦的老城建筑,充满浪漫和迷人的色彩。曲折而幽静的小巷沟通者古堡和小河,充满了诗情画意,最早把海德堡写入诗篇的是年轻时代的歌德。从此,海德堡就成为德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据统计,至少有100多首经典诗篇写了海德堡,古城因此而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精神的化身。

八百多年间,有许多诗人和艺术家来到海德堡,为海德堡深深心折过。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在海德堡发源和发展,海德堡成为了德国浪漫主义的象征地和精神圣地。有许多伟大诗人和艺术家的传记不能略过海德堡,没有一部世界文学史的著作可以略过海德堡。诗人歌德把心遗失在海德堡,马克·吐温说海德堡残破而不失王者之气,如同暴风雨中的李尔王,是他到过的最美的地方

我到达海德堡正赶上雨天,在朦胧的细雨中,海德堡古城和城堡别有一番风味。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美丽的耐卡河


历经沧桑

在历史上德堡地区很早就有凯尔特人定居,后来罗马帝国在此构筑了军事要塞。但是,海德堡这个名字在1196年才正式在历史文献中出现,当时它只是个小城邑。从1214年开始,它成为法尔茨选帝侯的宫邸所在地。1386年,神圣罗马帝国在继布拉格和维也纳之后,在海德堡设立第三所大学,从此它逐步成为当时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

海德堡的劫难起源与“三十年战争”。当时由于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与欧洲各国王权的矛盾日益加深,新旧教派的对立越发尖锐,无可避免地爆发了了欧洲中世纪历史最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十年时间,欧洲参战的主要国家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海德堡由于地处交战的主战场,城堡被反复争夺和攻占,造成的城堡的重大破坏。

三十年战争之后,与康熙同时代的法国的国王路易十四宣称其家族对于城堡有继承权,希望借此机会吞并海德堡。在之后的九年战争中,法军入侵并占据城堡,与其他欧洲联盟军队交战,城堡的堡垒尽毁。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耐卡河的对面的山上便是著名的“哲学家小道”

之后城堡的选帝侯很快重修城墙和堡垒。当法国军队又一次来临时,海德堡的防御是十分严密,他们不得进入。但在三年后,法国人还是占领了海德堡这座城市。并且首先给城市造成严重破坏,因为他们要断绝给城堡的支援。当法国人再次撤离的时候,他们彻底摧毁了城墙和堡垒。

18世纪后海德堡的重要地位逐渐失去,1720年选帝侯的宫邸迁移,而在文化方面,海德堡却开始走向辉煌的时代。

二战时期,海德堡幸运地躲过了盟军飞机的轰炸,据说是因为盟军空军上层中,有些人曾经是海德堡大学的学生。战后海德堡成为了驻欧美军总部所在地。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海德堡古桥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桥头贪婪猴的雕像


海德堡与宗教改革运动

十六世纪初,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新兴势力由于不满教会的对于圣经解释权的把持和贩卖“赎罪券”等的腐败行为,开始了他的以圣经为本元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这其间,马丁路德在海德堡的广场上与保守的天主教势力代表进行过著名的公开的辩论。

马丁路德在论战中的著名警句有:

-      神的律法很好,但目的不在使人称义,乃在于定人的罪

-      虽然一个人顺着良心行出好的行为,也无法因此称义

-      人不以神为中心,而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不断在犯罪

-      人要不时担心自己犯罪,能免除骄傲,又能带出真正盼望

-      人的自由意志,只会引导人不断犯罪,唯有顺服上帝,才能真正行善

-      人要靠着行善称义,不但所行出的是罪,更加上骄傲的罪

-      荣耀神学是错误的,唯有十字架神学是正确的

-      上帝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人类的爱是有条件的爱

这场辩论会对于传播其宗教改革思想影响甚大。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巴洛克风格的圣灵教堂,1398年建成

此外,《海德堡要理问答》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宗教改革运动将《圣经》重置于中心地位,而不是奉行“修正主义”的教会和教皇。对《圣经》进行准确诠释的小册子便相应而生。当时,德堡大学的两个年轻神学家乌尔西努和俄利维亚努编撰一本包括问题和解答的小册子,并称之为要理问答。不仅青少年,而且教会的全体会众都要用这本小册子学习《圣经》教义。

 这本小册子于1563年完稿并迅速传播。几个世纪以来,教会学校和教会都通过宣讲福音,用这本小册子进行教导,从而打破了教会对于基督教义解读的垄断权。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位于集市广场的“骑士之家”。这是1592德国布商建造的,专营中国的绫罗绸缎。后来骑士之家成为私有民宅。1705被改造成为饭店,并经营至今。


海德堡与思想解放运动


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86年,早在16世纪,海德堡大学就成为欧洲科学文化的中心。曾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和工作的著名思想家有黑格尔、诠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以及卡尔-奥托·阿佩尔。 海德堡大学学生中有1817年发明自行车 Karl Drais及浪漫主义诗人艾兴多夫等。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海德堡大学图书馆

海德堡除了在宗教改革上的特殊地位之外,1740年,以帕赫柳夫斯基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与以琴泽尔·伊尔德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的核心是究竟应该追从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这场旷日持久的辩论共持续了百余日,最终在当时另一名哲学家的调解下和平结束。双方阵营同意尊重对方的学术理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和谐共存,一场可能的哲学危机就此避免。因为其辩论激烈程度极高,双方阵营都是当时知名的哲学大师,这场辩论被人们称为海德堡论战海德堡论战是哲学发展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了古典哲学向近现代哲学的跨越。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位于老城的大学一角

20世纪初以来,由马克思·韦伯及其挚友、神学家恩斯特·特罗尔切,连同其他一批年轻学者倡导跨学科的对话精神,被后人称为“海德堡精神”。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海德堡大学在大批知名学者如卡尔·亚斯波斯、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人的影响下成为了德国民主精神的桥头堡。

第三帝国的建立导致海德堡大学因政治和种族原因驱逐了一大批教师和学生。许多人流亡于外,两名教授成为了恐怖主义的直接牺牲品。大学本身的许多人都参与了在大学广场上发生的1933年德国焚书运动。受到政权追随者的影响,海德堡大学的献身于鲜活的时代精神不幸变成了德意志精神。许多人包括一些教授也加入了这一口号追随者的行列。

二战结束时,海德堡大学遭到极大的破坏,亟须注入新的精神理念。在卡尔·亚斯波斯的带领下,海德堡大学制定了新的章程,规定大学有义务服务于真理、公平及人文主义的活的精神 如今的海德堡声望不减当年,海德堡15居民中约五分之一人口为学生,海德堡是全德平均年龄最小的城市。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海德堡古桥的桥头堡

海德堡精神能够在战火中岿然屹立,毫发无损,而且能把一种学习、思考和理性的氛围传递给在那里生活的人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思维观念。它是德国精神历史的产物,是一代代人尤其是那些伟大的思想者的精神遗产和他们自身人格精神的延续。

德国是思想家和诗人的国度。在德国,无数的思想家和诗人孜孜不倦地思索着、痛苦着、紧张这、无力着、并且挫折着。但正是因为有这些痛苦的思索和不懈的追求,伟大的哲学思辨和精彩诗篇才得以从中孕育而生,光辉永存。

风雨海德堡-德国掠影四
海德堡古城


在经历了多次战争、宗教改革、哲学论战和第三帝国等风风雨雨的洗礼之后,海德堡更加理性、更加浪漫和更加富有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