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前炮-刘石
马前炮-刘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44
  • 关注人气:3,5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孟之道-王道与民本分歧

(2013-07-30 08:05:57)
标签:

孔孟之道

孔子

孟子

王道

民本

分类: 随笔/日记

伴随着地球的变暖和七月流火,本人且偷得浮生数日之闲,与家人回到了祖籍山东,有机会再一次以崇敬和景仰之心情,参拜了孔孟之乡的先师们,勉强也算是一次认祖归宗之旅吧。

上一次参拜还是30多年前的上大学期间,利用暑假单骑走天下,从北京去杭州的途中,路过曲阜和邹县。那时曲阜还远不是今天人声鼎沸、香火兴旺的繁华景象。在“批林批孔”余威的涤荡之下,那时的孔庙、孔府和孔林一片破败,景象凄凉、门可罗雀。

http://s2/mw690/5a3c6ad9gx6Bsc8M5xf21&690
熙熙攘攘的孔庙正殿

孔子被尊为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之表”,不过都是身后之事,是被后来的执政党根据治国需要而追认的道德楷模和优秀儒学代表。孔子在当时落魄时期也不过有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此事在《史记·孔子世家》有所记载。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在城东门旁探头探脑、不知所措。郑国有人对找他的弟子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疲惫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把这段话原原本本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的外表描述成这样,实在是夸过头了。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的确如此!的确如此呀!”(原文: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圣人的地位犹如稀缺的古董,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值钱。从汉代以前著名学者和教授的“一家之言”,到汉代的“主体思想”,再到宋明理学的“宇宙真理”,最后到元明清时期的走上神坛,他老人家一步一个脚印地远离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腾云驾雾而去。

自西汉中期以来,孔圣人所倡导的被奉为普世价值的最高行为规范: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宋明之后,儒学大师们更把“礼”等同为“天理”:所谓礼者,天之礼也,以其有序而不可过,故谓之礼。 这种具有宗教性质的宣扬的君权神授,这也正是孔圣人之所以受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断被神化原因,并成为后世历届政府“王道”统治的基石。

孔圣人之所以受民众的拥戴,既是政府教化的结果,是君王意志潜移默化为人民意志的神奇,也是其圣人语录的博大精深和言简意赅所致 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解读和参悟出无数的自我映像来。

孔庙和孔府现在每天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拥塞得满满当当,其中经世致用和功名利禄成为朝圣大军的原动力。当然,他们中也不乏淡定的求道者和金发碧眼的膜拜者。我们到达曲阜只是盛夏的平日,但大多数酒店的房间也已经被订满,足见香火之盛。

http://s11/mw690/5a3c6ad9gx6BscyxHia2a&690
有康熙和雍正题写匾额的孔子像

现如今,孔圣人和儒家学说被大大庸俗化了,他们的无数个化身被请下了神坛,来到了我们中间,居然还彰显了放之四海而皆强大的功力。从亚洲“四小龙”的发达到无数商战成功的案例,从中国的崛起到国学班的雨后春笋,从傅佩荣的火爆到于丹的发达,无一不体现了儒学思想的深远影响和儒家大师们智慧的光辉。

不仅仅是在华夏大地,一所所“孔子学院”向世界上开过去,教化蛮夷之邦,扬我中华神威。孔圣人及其谆谆的教诲依然是我国最好的民间文化大使,其深厚功德绵延数千年而不坠,幸甚至哉。

相比之下,备受忽视的是有着“亚圣”之称的孟老夫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总经理”,在全面学习和贯彻孔老“董事长”的指示精神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偏好和工作重点。孟子学说的核心是“仁政”,是宽厚待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关注的是基层员工和团队精神,这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有些超现实主义的意味。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习惯于把“仁”说成是姓“资”的虚假的、骗人的幌子,是人民的麻醉剂,它与“无产积极专政”,与“多快好省”,与革命的“造反精神”背道而驰,所以备受批判。孟子讲的是民权,是以人为本,所以孟子虽然被勉为其难地尊为“亚圣”,但实际上并不太受当局者和执政联盟的待见。我们从孔子庙和孟子庙的品级、规模、以及时下的参观收费标准也可以清楚看出这一差别。

http://s8/mw690/5a3c6ad9gx6BsckLLG7b7&690
冷清的孟子庙

民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既然不受当局的重视,自然就不必多浪费本来就略显羞涩的香火钱。与孔庙的人山人海(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不同,在参观孟子亚圣庙的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其它游客,有“包场”的错觉。

“孔孟之道”虽一贯被尊为一体,在我看来实际上他们有很大不同。孔圣人讲的核心是“礼”,是“王道”,所以他受到历代君王的推崇;孟亚圣讲的是“仁”,是“民本”,是典型的“修正主义”的代表,所以他只能在静谧中深思并颓废着。

http://s11/mw690/5a3c6ad9gx6BscJK5C2aa&690

孟子庙碑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