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农业生产种业风险因素社会责任风险产业化杂谈 |
分类: 种业观点 |
农业产业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投资回报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是风险也是容易控制的。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无论如何跌宕起伏,人们毕竟还是要吃饭的。这话听着有道理,但实际未必。
农产品的生产量大,生产周期长,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的生产过程受环境影响明显,产品保质期有限,也不易储运,再加上各地政府对于农产品的价格实施严格管控,生怕拉动了当地的消费物价指数,…农业产业要想摸索出一套盈利模式,还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种子产业一直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它是农业生产的“内因”,犹如电脑,手机中的“芯片”;其它的因素,如化肥、农药、农机、灌溉等,不过是些“外因”而已。但是,即便如此,种业依然不能够摆脱农业产业高风险、低回报的宿命。
与其它行业相比,种子产业的“额外”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2)
3)
4)
5)
正式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本人认为,中国的种子产业是一个相对风险高,回报低的一个产业。以本人的观察,种子行业企业在过去的十年是属于一个净亏损的产业。在十年前种业改制之初,全国各地的数千个种子公司都有相当数量的国有资产,现在已经踪迹寥寥了。种子产业所使用的基本技术和设备在过去十年间没有得到提升,种子产业化进程更是止步不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悲哀和警醒的现实。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中国的种业基本处于放任自流,自生自灭的境地,与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极不匹配。这并不是谁的过错,而是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原因。这也是中国种子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共同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种业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关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