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中国女书文化之乡采风记
四月,悠悠春风清拂如诗的心语,绵绵细雨倾诉着往昔的心情。四月的天空高远而明净,四月的大地格外绿油,连绵的绿意叫人宁静、淡泊、尘滤顿消。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市女书说唱艺术协会、红网艺术之光图文社组织了一次《中国女书文化之乡采风活动》,我们一行30多人,走进女书之乡,感受女书文化,体验民俗风情,欣赏田园风光。
早上8点,我们乘座大巴一路向南,沿途风光旖旎,云雾飘渺,清香宜人。一路之上,我们歌声不断,谈笑风声,心情是何等惬意,何等潇洒!不知不觉,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可能是因为四面环山,灵气不易外泻的缘故,江永的自然环境至今保持着古老的原生态,那么纯净自然。这里的水是清的,天是蓝的,山是绿的,古民居依山傍水,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那么宁和平静,那么不与世争。山水之间,稻田绵邈,油油嫩绿,令人心爽,一派远离尘嚣的田园之美,给人以回归自然的亲和与返璞归真的怡然。虽然如此,但江永这个名字走向世界并不是因为原生态的美,而是因为神秘的女书。
我们在女书说唱艺术协会主席、女书传人欧阳红艳的带领下,深入江永女书村落,探寻和感受女书文化的魅力。女书是流传在以江永县上江圩镇为中心并辐射周边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女子专用文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语言系统。女书兴盛于明清时期,主要在湖南江永县上江圩、允山、桃川、黄甲领乡及其毗邻的道县新车乡等地妇女中流传,多用棍子或毛笔沾墨汁,写在毛边纸上、折扇或手帕上,也有绣在手帕上、织在花带上的。因为男人不识,故称“女书”。因为女书,江永的青山绿水中多了一抹浓郁的颜色,小村庄的这群女人女书表达着她们的情绪,歌诵着嫁为人夫的不舍,默默诉说着婚后的贫苦,纪念着逝去人的悲痛。
如今,江永的妇女已经不再使用女书,甚至很少说起女书。大部分时间,汉字成了她们沟通交流最主要的载体。那些裹小脚、哭嫁礼似乎留存在上个世纪的江永、上一辈的江永女人身上。在现实与未来的交错中,女书像是像一本厚厚的典籍,记载了一种历史的存在,记载了中国古文字的演变与发展,记载了中国妇女的辛凉和悲情,记载了人类对自身命运归宿的思考与探索……
两天的行程,我早已情醉在这片净土,不忍归去……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