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居风韵[组图]
每一座古居都曾有过无数美好的故事,而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大庆坪乡赵家湾古建筑群为自己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美丽。赵家湾古建筑群是清朝时期该村唐氏家族中一个叫唐敏春和唐太倍两人历时十余年修建的私家宅院。始建于1661年—1722年的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约340年的历史。宅院群体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50多座独立房屋组成,据有关文物专家称,这是迄今为止,在永州市发现的古建筑群中体面积最大、房屋最多、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
摄友影子家就在这里,他特地从桂林赶回来,热情地促就了我们这次周末古宅之旅。我们一行15人,分别从零陵、冷水滩出发,我与佳友、草根、弦在烧8点20分从冷水滩驾车前往,由于路线不熟,一路费尽周折,终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了目的地。虽然有点远,几乎快到广西全州境内了,但来之前已经有一股莫名的激动,也不感觉累。
之前,只在影子的介绍下有了这么一个“古宅风韵”的意境,其余的却没有多少认识。眼前的古民居,多少令人有点失望---规模虽大,但破坏严重,无法再是想像中的古代伊甸园般的景致了。但事实上,我依然赋予了对赵家湾古民居的无尽遐想:我看见,群山环绕间,大大小小的房子和山山水水,那是赵家湾人生息繁衍的地方。举目之下,土地肥沃、苍翠满目、牛马成群。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古居、淳朴的村民,一切已经就是梦想中的伊甸园了……
这里的建筑精致又朴实,随处可见文化的传承。古建筑物整齐成正字型排列,分正屋横屋,全是砖木或石木结构,做工细致精美,每座房屋都建有跑马楼,观望台和“猫眼”,每座正屋都建有天井、砌有照墙,每面照墙中央都写有一个
“福” 或 “喜”
字字样的大字,大字上方或写有富贵吉祥、或写有家庭和睦、或写有幸福安康等四字吉祥语,照墙两侧,一侧是厨房,一侧是客厅,厨房和客厅各有一个雕龙龙画凤的精致木窗。每座正屋的天井全是用凿刻好的青条石砌成,部分天井是用凿刻好的巨大整块青条石砌成,其中一个天井是用一块长2.9米,宽1.9米,露出外面厚度0.38米的巨石砌成,据专门人士测算估计有11吨重。而且大部分古建筑基础墙是用条石砌成的,有的条石长有4.1米、宽0.9米、厚0.24米,每块重约5吨。在古建筑中,其中有一座关马的马房共有10间、每间面积约12平米左右,全是用大小长短厚度一致的条石砌成的,每块条石重在4000斤以上。其实这个村距离石头山最近点约有2公里,很难相信凭当时的人力物力和艰难环境条件怎能建起如此辉宏的建筑,真让人难以置信。
在那些古建筑中,八仙石雕,龙凤木雕,精美绝伦,所有梁、柱、窗、门、礅等皆饰图案,或人物、或花卉、或祥禽、或瑞兽,或门联栩栩如生,传承着一个古老神秘家族的传奇故事,别有一番韵味。古居虽因岁深日久部分风化脱落,但依然仍然保留着清代建筑古宅的风韵,在古老的民居流连,在散发着文化气息的门楼、庭院间徘徊,在氤氲着历史氛围的古居间踯躅,轻轻抚摸一砖一瓦,似乎都有着历史的共鸣。
淡淡的阳光将古居罩进了往昔的岁月,让你和祖先谈话,让你和悠悠岁月拥抱。在偏僻的大山里,在“落后”的山坳间,只要有人在生活,同样就有文化的积淀,有厚重的历史。也许,我去只是粗略地去目睹,没能从先人的遗迹中去领悟。在古居间穿行,我更多的只是感觉人世的喧嚣,在这里一切归于平静,在平静中赞叹,在折服中快乐,这就足够了。



















村庄后面的水库也很美



江南的作品非常爽



范帅哥拍的花絮也给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