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处理”是现代男女的融洽健康之道
文/简单浪漫
有人说,男女是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星球的生物,两性的思维方式差别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真希望科学家们能发明一个“人语翻译器”,这样,我们就不会再错过那些语言背后的潜台词,不会因为愚钝而说错话、会错意、表错情,甚至经常因为误会而吵闹,既伤了感情,又影响健康。
如今,我们正处于燥热的年代,现代人的沟通更多的像是自顾自的“独白”。很多人都希望别人只是听,然后照着做,否则,就是不尊重自己,没有用心聆听。于是,两个角度不同、观点不同、要求不同的人,在相处时就很容易发生争执,而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双方都开始加大音量,极力说服对方听自己的话,进而由沟通变成了争吵。特别是夫妻之间在发生误会时,往往会疾风骤雨的恶语相加,好象这样做来得痛快,来得凌厉。但是,一般情况,争吵的痛快过后往往紧随的是痛苦,而且也给以后的相处增加了难度。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与其做冲动的奴隶,不如做理智的主人。有理不在声高,有时候真理往往在退让的一方。
假如当夫妻不和、邻里不睦、同事不谐时,我们换一种思维,用“冷处理”的方法把正在闪射的“火星”冷却,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冷处理”不仅是人们处理矛盾的一种手段,同时还是一种健康养生之道。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它可以有效防止事态扩大,矛盾加剧,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于解脱,极易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诸如使儿茶酚胺类物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过量分泌,引起体内一系列劣性生理化学改变,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等,并可伴有头昏脑胀、失眠多梦、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烦意乱等症候。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贻害身心健康。
由此,学会“冷处理”,你就会冷静地调整,面对各种复杂的变化从容不迫,处逆境而不乱,受打击而不惊,化险为夷,转忧为喜。生活中的每个人,总有避免不了的“缺陷”,在人与人之间,我们要“将心比心”,不能一味地去指责他人的缺欠而忘了自己其实也不够完美。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尤其是有些事情一时想不通,不要去钻牛角尖,应暂时把它放一放,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避开烦恼,寻找乐趣,遇事多一分冷静,化干戈为玉帛,减少对大脑和神经的刺激,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我觉得,采用“冷处理”既给沟通的双方留下了考虑的时间,使得双方对于谈话的内容都能深思熟虑,措词谨慎,进而避免了面对面冲突所带来伤害。说一千道一万,要想身心健康,必须保持宽容的心,能够冷静下来真正的沟通。这需要沟通的双方都有一颗关怀体谅的心,一颗感同身受的心,一颗和谐安然的心,一颗能接受他人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心。其实,男女生活相处不可避免会发生摩擦,不必太计较谁是谁非,如果双方都各持己见,问题永远都无法解决。在我看来,先用“冷处理”的办法,对其敬而远之,待双方冷静之后再进行有效、彻底的沟通,既能不伤害感情,又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