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简单浪漫
简单浪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919
  • 关注人气:54,0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2008-12-12 00:01:51)
标签:

鸣沙山

月牙泉

沙泉共存

天下奇观

分类: 旅行休闲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文/简单浪漫

跟团去神往已久的敦煌旅游,短暂的五日行,凄凉悲惋的“阳关古道”、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壁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最让我恋恋不忘的还是座落在敦煌城南的鸣沙山·月牙泉——神奇的沙泉千年共存的自然景观。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我们随着旅行团从敦煌市出发,乘车前往鸣沙山。当天天空一碧如洗,没有一丝云彩,经过细雨的冲刷,路两旁的白杨树树显得格外青绿。随着导游的介绍,我看见前方连绵不断的鸣沙山群峰,远远望去,就象一条蜿蜒的巨龙,这些山峰起伏的线条和走势非常柔美、自然,映衬在碧蓝碧蓝的天空下,就象某位大手笔的艺术家随意所做的泼墨画。车至鸣沙山前终于停下来,我们迫不及待的骑上骆驼朝月牙泉前进。尽管满眼都是浅土色的细沙,却因为此时没有一丝风儿,所有的沙粒都静静地躺在原地。所以,虽然没有了平时向往的绿色,但我还是被它那种无言的美所感动。我骑在骆驼上,静静的享受着,生怕弄出一点声音打破这份静谧的美。

终于看见了沙漠第一泉——月牙泉。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之所以有天下奇景之称,导游介绍说是因为有“二奇”。一奇是千百年来,泉水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二奇是它的形状,有人说月牙泉像一位绝世佳人的眼睛——是那样的清澈、美丽、多情;有人说月牙泉像位窈窕淑女的嘴唇是那样神秘、温柔、诱人;有人说月牙泉是一牙白兰瓜——是那样碧绿、甘甜、晶莹。我觉得月牙泉最像初五的一弯新月,落在黄沙里。走近月牙泉,只间泉边白杨亭亭玉立,垂柳舞带飘丝,丛丛芦苇摇曳,偶尔几对野鸟掠过,就象像一幅美丽的画。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

丢下坐骑,我们徒步向鸣沙山主峰攀登。“在沙子上要赤脚走,穿鞋是走不动的。”一位同行的游伴告诉我。于是,我脱下鞋子踩着沙粒前进,在阳光的直射下,沙粒有些发烫,这使我不得不一直不停地超前走。但要登上山顶,可真不容易,虽无攀华山之惊险,但与登泰山一样艰难。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似平行而无进,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不过随着高度的增加,沙粒慢慢变凉了,我终于可以歇歇了。我随身躺在山坡上,头枕双手,仰望蓝天,一下感觉自己象一粒沙子那样渺小。侧过身子,捧起一把沙粒细看,沙粒除了象导游说的那样非常干净外,我还发现,沙粒在阳光的照射下居然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一鼓作气登上峰顶。登上山顶,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那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还有那沙山下的一泓清泉,像一个妙龄少女,温存地依偎在情人的怀抱中。极目远眺,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童心不由萌发。下山最为有趣,顺坡而下,只觉两肋生风,一跳十步,驾空驭虚,仿佛有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当人结伴下滑,推动流沙疾速下跌,只见沙浪滚滚,犹如山洪奔泻。此时就会听到咚咚咚的响声,似敲锣打鼓,又像笙笛吹奏,令人动魄惊心而又玩味无穷。鸣沙山是怎样形成的?为啥发出锣鼓声?这是敦煌自然景观中的又一个谜。相传很久以前,鸣沙山是苍郁茂盛的青石山。月牙泉畔神庙多,每逢庙会,都要唱戏敬神。有一年正月十五闹社火,泉畔社火队云集,锣鼓喧天。不料,惊动了瀚海沙漠中的黄龙太子。黄龙太子凶猛残暴,吼叫一声,就会黑风四起,积沙如山。这晚,它难耐寂寞,愉跑出来看杜火。看到精彩处,激动得大声叫好。霎时飞沙倾泄,一座沙山平地而起,将所有的人全压在黄沙下面。黄龙太子自知罪行深重,回去也无活路,便一头撞死在青石山上。从此,月牙泉前后都有了沙山。山底下的无数冤魂,便经常敲锣打鼓,诉说他们的不幸遭遇。进入科学高度发达的现代,对此谜进行了科学的探究和推测,观点较多,主要有静电发声说。认为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

俯瞰周围,远远近近的峰峦高低起伏,时缓时急,象金色的波浪在翻滚。月牙泉尽收眼底,这时我才真正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方圆800多平方公里的鸣沙山中卧着不到0.015平方公里的月牙泉,相比之下,月牙泉就象巨人脸颊上的一滴眼泪。但是正是这滴眼泪,千百年来,却从未干枯。我有点纳闷,滑下来的沙子为什么不会淹没月牙泉?导游说是因为白天滑下的流沙,在晚上被迎面来的风又吹上山顶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目前还没有人能揭示沙漠泉水和平共处的秘密。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在鸣沙山中,却能看到沙漠与清泉相伴为邻的奇景。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鸣沙山、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游人至此,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来泉边漫步,都会驰怀神往,遐思万千,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月牙泉古称“沙井”,又名“药泉”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月牙泉旁边绿意盎然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鸣沙山全貌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其山沙垄相衔,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涛涌来荡去,甚为壮观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神奇的沙泉共存,难忘的大漠回忆(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