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哭死

(2022-05-13 21:55:42)
标签:

大二

杂谈

分类: 五彩生活

哭死


哭死

哭死我的工作,很多年以数据分析和监控为主,今天要做分析时,突然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平时常用的一个模板,还想着太久不工作,真是连常用的文件在哪个文件夹里都不记得了。

但在把可能的文件都打开后,突然发现了问题所在:我的“数据查询”文件夹里,居然缺了2019-2021三年的!而我是19年初到现在这个部门的,所以缺的,恰恰是我这几年工作需要的数据!哭死

我在工作中是对文件和数据积累很有强迫症的人,工作25年来,虽然也换了多个部门,但所有的文件(很多管理规定、人事文件等,我都会下载到本机保存,一是防止要用时网络有问题,二是查找方便,此外,其实内网用的管理系统也换过几次,某年之前的老文件都已经无法访问,还是自己存了心安)、有用的办公邮件、照片等,我都分门别类地建了目录保存,工作中用到的各种数据,虽然知道大概率以前的多半用不到,我也都存着,以防万一;对做了多年的较为重要的工作,我还会在该工作中又按年设置文件夹,便于查找。所以很多人要找一些很多年前办公网上已经没有的文件,或者了解一些制度或者部门变迁的历史等,都会来找我,知道我有资料库。虽然为此在每年的保密检查等工作中,我要付出花费时间比别人更长、还要人工去判断某些文件并不涉密等代价,仍是没舍得删,想着到退休了看实在不需要再说吧。哭死

去年年底我们要统一换国产电脑,需要把老电脑的数据备份到新电脑上去。

这些年,出于数据安全的需要,我们的办公电脑早就禁用了USB口,不让用U盘、移动硬盘等拷数据,所以备份文件比较麻烦。多数人的电脑可以用将文件夹共享后,在新电脑上直接读取的方式,可以直接把大文件夹的内容直接拖过去,倒不费事,而我的电脑,属于单位里较少的一种配置,新电脑无法通过IP地址访问,技术人员研究了很久,最后只有建议我把文件打包后上传至内网的云盘,再到新电脑中下载、恢复。

文件少的人还好,像我这样注意积累又工作了25年的人,尤其是不但积累本部门的数据,还有全国数据的,数据量真是太大了。偏偏换电脑的事还发生在我休病假期间,这项工作还不能完全假手别人代劳(新电脑空间比旧电脑小得多,很多照片之类是肯定弄不过去的,所以还需要自己先整理),后来我是利用偶尔来单位吃午饭的时间,每次早到一点,整理一点文件。

最初技术人员没有说,在实际操作中才发现,云盘传输的文件是有大小限制的,文件太大,上传时不提示,但往往等了几个小时后提示上传失败,所以在问明了最大容量后,只好尽量把文件压缩在那个大小以内,但又不想太散,所以每个文件都是包括多个文件夹的。毕竟文件类型不同,也不知道多大的文件最后打包后能够在规定的大小以内,好像打包时也没有(也许是我不会)设一个上限、然后超过那个上限自动把选中的文件夹打包成两个文件的功能,所以好几次是压缩结束后发现文件超大,只好重新选择文件夹来重新打包。而那段时间可能传输文件的人多,网速特别慢,上传一个文件经常有试很多次,常常是等了很久最后等来报错,最后只能重来。

因为换电脑有时间要求,所以有段时间,说是病假,但几乎每周要跑去两三天。因为上午睡懒觉,到单位都不很早了,中午同事要午睡,不好意思在那里发出声音,所以每次的工作时间往往只有饭前的一个多小,自己在一张纸上做着笔记,压缩到哪里了、哪些文件已经上传等,防止自己遗漏,也随时准备着万一自己去不了而旧电脑要上交,需要同事帮忙。

等确认所有的打包文件都上传成功,这才放了心。新电脑用得不趁手,也懒得先把文件下载。

最近上班,先把文件都下载了恢复为原来的文件夹,再把最近几个月的文件、邮件大致看了一遍,对近几个月的工作慢慢熟悉起来,今天打算开始按照新的要求做数据监控时,找不到以前的模板,才检查之后,才确定了是因为我工作中最需要的这三年的“数据查询”文件夹没有打包传过来!

开始还想着会不会是文件下载、解压或者复制的过程中有丢,找到“数据查询”对应的压缩文件,又重新下载、解压,无奈地发现,确实少了近三年的数据。再去看,那个压缩文件1.7G,差不多已经是压缩文件里最大的了,估计是当时对“数据查询”这个文件夹打包时,发现整个文件夹压缩后仍是过大,所以试着划到2018年的数据时可以传输,本来剩下的三年数据应该再打包一个文件,但毕竟当时不是每天来,每次来的时间也有限,有可能在最初试时是在纸上记录到打包到了“数据查询”,而在操作过程中才发现并没有打包整个文件夹,却忘了在纸上加上备注(或许是终于试到大小合适时,正好到了吃饭时间,或者和人说了会话,就忘了),而下次再来时就忘了,直接开始打包其他的文件夹……

其实文件传过去后,老电脑是在办公室还又放了好几天的。其他正常上班的人,在工作中发现有文件忘记拖过来的,还能随时再弥补,偏我又是几个月没上班,到现在才发现。而这期间,老电脑被技术部门拉过去,估计早就格式化,发给需要的人了。就算没有,最近我们一个办公大楼要彻底装修,办公室搬家,因为是原来两个办公室点的地方先挤在一处办公,大家在收拾物品时,都不得不扔了很多东西(我当时放在桌上记录的那张纸,也早被我整理东西时扔了),或者几年内不用又需要保存的东西,被封箱保管到了一个专门的仓库,找回我的旧电脑,还要是没有格式化、仍然能够再找出以前数据,应该是不可能了。毕竟从数据安全考虑,旧电脑回收后的第一件事,也是硬盘格式化,防止泄密。

弄清楚这些,真是有哭晕在厕所的感觉。虽然有些结论性的文件,我是邮件发给一些相关的人的,还能找回来(偏偏去年下半年,刚把邮箱从原来的OUTLOOK换成了网页版,连技术人员也吐槽不如原来的好用,查找、排序、分类建目录等功能都不如以前方便,以前我的邮件也是按类保存的,后来只能全混在一起了,想快速地分类找出相关数据要比以前麻烦多了),但有更多原始数据,还有自己为做比较而保留的中间文件,或者是自己为方便做分析而做的很多EXCEL的模板,却是没有发给人过的,其中许多公式,以前用得熟了顺了,做类似分析时可以调出来稍加修改就能直接用了,现在都要重新来过。

就算这些都可以慢慢恢复,只是同样的工作结果,有段时间可能要花几倍的力气去做,但对我这个有强迫症的人来说,缺失了3年的工作记录,还恰好是自己到新部门以来的工作记录,不仅是重大工作失误,还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就像现在新浪博客如果突然停摆,大家写了几年的博都没来得及备份就再也看不到那种感觉。

本身太久不工作,现在看文件、做一些工作就没有以前那样容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现在还要让我本来可以很轻松完成的工作花较大力气完成,真是要哭晕在厕所!

 

哭死漂亮的蓝目菊。(摄于2022/3/24)

哭死

哭死

哭死

哭死

哭死

哭死

哭死

哭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核酸那些事儿
后一篇:博文备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