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针&六一快乐!&紫罗兰

标签:
杂谈大二 |
分类: 五彩生活 |
又三针&六一快乐!&紫罗兰
昨天好几个博友担心今天新浪博客还会不会在,看得我也突然担心起来。真不知它是否会选择一个新月的开始突然结束自己,好歹也要撑过上半年吧?!
今天一觉起来,看看新浪博客还在,安心了。虽然现在的博园那么荒凉。
最近事多,忙乱得很,也没时间继续备份,过两天放假在家再继续吧。
今天去复查,知道至少是两针,没想到被要求打了三升白针。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还是太低,白细胞2.54,中性粒细胞只有0.91。发给住院部的医生看,她感叹了一下,又说帮我去问一下是否要停药,但今天没有了下文,也不知是主任不在,还是难定结果,否则停与不停,抑或是先减一点量,至少该说一声。
这次门诊换了一个医生,说我中性粒细胞太低了,只有下限的一半,建议打3针升白针,又问我是否还在治疗,我说了最近吃的药,他又问了一下吃了多久了,然后安慰我说,这个药一般前三个月降白特别厉害,三个月之后应该会好一点。稍稍宽心,否则这针真是打得有点太多了。
其实现在不但是指标低,而且是越来越多的指标开始出现了箭头。还记得最初拿到血常规报告时,我是凭借箭头一眼找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那两项的,而现在,继血红蛋白、红细胞沦陷后,最近一个月,什么单核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等也出现了箭头,一眼看过去,左半边倒是有一大半带上了箭头。所幸红细胞、血红蛋白现在虽然还是低,但在缓慢上升,贫血的情况有所好转。只是尿素和肌酐仍是高。
因为迁就PICC的时间,最近每次复查其实是提前了两天;下期住院时间因为正好在双休日里,所以顺延到了周一(13日),这样一来,以前两期住院间的时间只要去做两次护理、两次抽血复查,但这次,下周三,8日,还得多去一次。有心少抽一次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下周三多半还得打升白针,而且即使如此,到13日住院再抽血检查时,多半还得先打针,还是老老实实中间先打一次,提高一下指标再说吧。下次住院,因为又要做CT等检查,所以打针倒是不太耽搁治疗的时间。
今天做PICC护理时,听护士聊天,常给我做那个护士说,今天“六一”,她给儿子发了一个520元的红包(转账),旁边那个活泼的护士就笑她“六一”还给儿子发红包。
我正暗想这有什么不妥吗,那个护士继续问:“你青年节发红包没?”
她儿子是太小还是太大,才会有这样的调侃?
我正在暗自猜测,就听那个活泼的护士开始问她儿子几岁了,是19还是20,那护士说,03年生的。
我忍不住感叹她真是看年轻,一直觉得她很小呢。
那护士就笑,说自己还是晚婚晚育。
旁边那个活泼的护士又说起一个笑话来,说某次有病人来,另外两个老师在(护士和医生之间常喜欢以“老师”来互相尊称),那个病人却执意要等这个老师,她就说,别看*老师看着小,其实帽子一摘,好多白头发,不年轻啦!
这个护士就笑,说还不是以前高中时被儿子气的,那时经常是剑拔弩张,又历数了家里曾经摔碎过的东西,我就笑,问她有没有觉得儿子上大学后过得特别轻松,她说是,现在感觉他们夫妻在儿子面前简直是卑微,所以就趁过节发发红包笼络一下。我笑,问她是不是儿子上了大学也很少想回家,或者是跟家里联系,她说是,又说班里好像一半的男孩家长讲到孩子上大学后跟父母的对话总是一两个字,如“嗯”,“钱”等,家长们聊下来,发现真不是个例。想想天天上大学后倒是进步了,不像以前那样数字来回答问题了,经常会回答一串的话,有时还会挺长的文字,只是多数问题他自己解决了,不再来咨询我们而已。
从医院出来,也给天天发了一个红包,得到一句礼貌的“谢谢”。
想跟他说,也祝愿大家,在越来越成熟、能干的同时,永葆一份童心吧!
去年初冬发了看到的最早的紫罗兰之后,又陆续拍了各种颜色的紫罗兰,单瓣的,重瓣的,各有各的美。尽量多拍了一些不同颜色或者单、重瓣在一起的,有个对比,看看大家都更喜欢什么样的。(摄于2021/12/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