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竞赛

标签:
杂谈高三信息育儿 |
分类: 五彩生活 |
聊聊竞赛
志愿填完了,与高考有关的,我们家长和孩子能做的就算是已经结束了,下面只是等着最后的结果了。
关于高考的花絮,以后有时间再慢慢回忆,先聊聊竞赛吧。
这几天,竞赛群里,除了对高考的讨论,更近期一点的关心的更多的可能是即将到来的信息国赛NOI2020及这几天在校测的强基。
强基第一年,政策出台确实比较仓促,所以很多结果都可以预料得到。
之前大家就猜测,毕竟强基的专业都是基础性学科,而且要求本硕博连读,估计很多非竞赛生对那些基础竞赛学科不会真的那么爱好、执着,常常是冲着可能可以降分进名校而当作保底的,还有很多甚至是本人并不想报、但被学校要求去报名的,也算是给自己多一个机会吧,最后如果裸分能上理想的学校,很可能就不参加校测了。造成的结果是,入围分数线被抬高了,最后却因过多人弃考而导致那些想参加但高考分数不理想的竞赛生无缘入围。
果然,这次除了清北,很多学校的强基弃考的很多,有校测40多个人的考场只到了十几人甚至几个人的,有按比例放宽参加面试的考生直接少于招录名额数的,所以甚至有人猜测说,会不会有的高分的孩子,即使校测弃考算0分,还是会被强基直接录取。
据说(我没有去具体比较分数线),很多学校的强基入围分比当地综评的入围分甚至裸分还高呢(今天还看了知乎上的问答《如何看待今年四川大学在四川强基入围高达666分?》,据说川大今年在四川的预估投档线只要637分,666分省排2000以内,按照去年能够进四川大学除口腔临八之外的所有专业了,况且强基拿出来的工程力学不算川大很好的专业,甚至不如数学;川大在山西、重庆的强基入围线也比预估投档线高),而强基的专业又比较差,没有综评的专业灵活,所以入围的人更会放弃了。天天同学里就有可以破格清华强基的,但因为裸分可以上清华甚至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如果强基,读的专业不理想,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强基,走了裸考的路。
我们这一届,应该是就是强基的试验品和牺牲品了,不知明年会怎样变化?
不过校测的内容,除了面试时各种意想不到的有趣的东西,如“南大的繁体、北大的大象、清华的演讲、浙大的修辞”,笔试环节,还是以竞赛内容为主的,所以也正如之前大家所预测,进入校测环节后,竞赛生会比较有优势,只是与以前的自招相比,毕竟强基对非银牌破格入围的学生,是先以高考成绩来决定是否能入围的,所以即使如果入围可能就意味着可以被录取,但对竞赛生来说,最大的困难还是入围,更何况即使破格入围的银牌及以上选手,因为还有一条“不低于高考入围考生的最低分数线”的限制,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也未必就能一本线直接录取,这就对竞赛生的高考成绩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与取消自招前相比,竞赛在升学中的好处肯定是大不如以前的,今年除了国集直接保送的竞赛生没有受到政策调整影响外,就连金银牌的孩子都有压力,更不用说那些铜牌和“有约无牌”原本基本可以一本线直接进入清北或其他一些顶尖高校的孩子,省一在去年以前也可以享受很多学校的一本约了吧,至少也有比较大的优惠,即使在去年自招政策突然收紧的情况下,一本约还是认的,省一也可以直接抵20分(在江苏,有的学校是按比例折算的,而有的学校,如上交,则是直接20分),压力真的小多了。所以会有很多家长说,这政策调整传导的信号就是越来越重视高考、不鼓励搞竞赛了,但如果撇开兴趣本身,单从升学的功利角度而言,就从天天今年参加综评校测(其实天天无缘参加的强基也是一样)和高考的情况来说,有余力的孩子学点竞赛还是有好处的。毕竟校测多是以竞赛内容为主,至少也是高于高考的,可能会低于高联的二试难度。对有能力进入国集直接保送的孩子除外,对没有进入国集的孩子来说,在目前的形势下,单纯学信息和生物竞赛的孩子相对吃亏,数竞,其次是物竞的孩子,可能最受益。毕竟数理化的竞赛还是与校内有关联的,学过竞赛的孩子,高考时相对要轻松很多,尤其是做难题时。到天天这一届为止,江苏的高考只考语数外三门,所以常说理科孩子比的却是文科,竞赛生更是会觉得江苏的高考不利于竞赛生。但不过不管怎么说,480分中,数学占了200分,所以数学如果能拿高分,对高考成绩肯定是很有帮助的,所以也看到周围有很多数学不好的孩子又感叹拉分的还是数学。物理,目前虽然只是选修,但因为江苏的高考政策,985学校基本都要求选修要AA以上,而按高考总分投档后,在校内,等级往往会有不同的加分,如南大对双A+可以加3分(单A+不加分),低一点档次的学校,可能是A就有加分,A+更多些,所以学过物竞、化竞的也还是有好处的。而校测,可能多是数学、物理两门的竞赛内容,也有的学校要考数理化,港中深校测的附加测试,可以选择数学、数物、数理化等不同组合(没有单独的物理),所以这么一算,数竞生还是最“划算”的。明年起,江苏高考也是750分了,具体的组合方式有不同,但无疑,物理、化学的重要性要比480年代高多了。从天天参加高考和后来的校测来看,我们庆幸尽管天天后来越来越喜欢信息,对数学的兴趣没有以前那么强,但我们一直没有让他放弃数竞,哪怕是每次高联之前突击一下,也要带着搞,所以天天数学学习还是一直很轻松的,据说状态最好的那段时间,学校做题,他一直是190+(他自己说的好像是195+?)甚至多次200,所以他的高考目标分一直是195+,只可惜高考前一个半月身体和状态不佳,最后高考数学成绩不如意,有单纯信竞、平时模考其实也都是高分的孩子,据说很稳,但附加题难一点时还是有压力,所以老师最后还是推荐他们去做一点竞赛题;而校测时,也因为竞赛基础,所以成绩不错,在港中深的校测中更是拿了满分,计算下来,他高考只要达一本线基本就可以录取了,这也是我们在综评确认时,最后放弃了南大而选择港中深保底的一个重要原因。
NW这次高考考得好,我分析,其中一个原因是,NW留下高考的,尤其是天天他们理科实验班,基本都是有各种竞赛基础的,思维比较活跃,数物化基础都比较好(之前天天说,化学拿A+难,但在全省是5%的比例,而在他们班,至少是50%。有的学校,虽然宣传起来高分有多少、一本线有多少,但选修科目的成绩普遍差,但天天他们班,虽然选的都是物化,而化学是最难拿A+甚至A的,但他们班物理多数能A+,化学平时也有一半是A+,基本至少都是双A吧。所以天天也觉得,附中的素质其实比其他学校好得多,只是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没有体现出来,明年新高考后,附中的优势就明显了),所以在这次数学有难题、很多孩子数学考砸的情况下,NW的孩子并不怕,而今年的语文比较简单,所以NW相对较弱的语文也都考得好吧。能够长期坚持竞赛的,除了升学帮助的目的,除了确实有一定的天赋,应该也需要浓厚的兴趣支撑吧。天天初中时,我曾经记录过很多天天他们对数学的兴趣的例子,比如说出题的乐趣,比如说每次考完试后的对答案和讨论等。以前听学而思竞赛老师介绍竞赛时就曾说过,搞竞赛,往往要出成绩,一个学校是同时有几个人一起出成绩,只有一个高手是很难出成绩的,因为平时缺少一起讨论、一起帮助的氛围。在我们家长对NW高考前那么松表示担心、对天天不肯像别的孩子那样苦读时,天天却是一直看不上某些学校每天要学到那么晚的,始终认为这样根本没有效率。他的学习,很多是在那里“想”而不是拼命刷题,在我批评他浪费时间时,他常说他不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在我很多次说感觉他半天在那里发呆不知想什么时,他会强调“我在想”。也许对他来说,想透比机械刷题有意义的多吧。以前觉得他的很多话是为自己不努力做借口,因为我确实抓到过太多一过去他就马上从电脑前转身的现形。不过最近看他们班那个理科状元高考后写的文章,还有前两天和天天班主任(数学老师)的交流,感觉在NW,那种不一味刷题的文化还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当然,也许更适合他们这些思维活跃的竞赛生。
理科状元写道:由热爱而生的学习拥有更高效率……在南外的多数课堂上,老师与同学的发言量大致相等,甚至有时同学发言远多于老师,课上“吵起架”来更是常有的事。没有亲身体会过这样的模式,或许会觉得这实在是浪费时间。实则不然。与真理在辩论中浮现一样,在和谐的“辩论”中往往能发现新奇的思路,从而大大加深同学们对于题目或是知识的理解。语文课上同学分享的美文,数学课上大神秒杀的思路,外语课上对于复杂语法点的总结,无疑成为同学们决胜高考重要的利器。
而班主任提到他们班的数学课是:我印象最深的是讨论氛围非常好,有时我只需要把问题抛出来,然后就是听他们争论,他们的解法大部分时候都比标准解答更好,其中丁**贡献的优秀解法最多。我觉得这样的讨论氛围对他们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按部就班上课反倒不对他们胃口。
当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竞赛和高考兼顾且都能取得好成绩的毕竟是少数。虽然最后有不少竞赛生取得非常不错的高考成绩,但也有很多在竞赛停课之前原本综合成绩非常突出的孩子,最后没有考好。所以大家现在普遍的意见还是要根据竞赛成绩决定,有希望冲银牌以上的可以多坚持一点,否则还是要尽早回归校内,越早越好。数理化竞赛的还好,信息竞赛因为和校内学习关联不大,往往停课时间比较长,以往都是到高三才回归的,真的只留一年时间冲高考,现在看来,不说风险大,至少也是压力很大。很多竞赛生家长在庆幸今年因为YI情高考延期了一个月,为孩子多争取到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毕竟在其他孩子复习的时候,很多竞赛生很多内容还没有学过,需要自己去补。天天多次笑说他和那个理科状元属于最大进步奖,因为他们高三刚回归时,化学每次都是垫底的,后来迅速跟了上来,而他们两个在最后高考时也都发挥得好。也有很多竞赛生家长回忆说自己的孩子在停课竞赛之前,一直是年级前几名的。其实能够取得竞赛成绩的,往往并不是只刻苦就够的,真的多是聪明又努力的孩子才行。如果他们不搞竞赛,专心高考,往往也会有不俗的成绩。天天这次幸好算是考得不错,如果没考好,去不了一流的大学,真不知他能否接受那么大的心理落差。
此外,在天天已经选择了这样路的情况下,我庆幸天天没有完全放弃数竞,但反过来说,如果天天当时全力攻一门竞赛,也许早就银牌甚至国集了。天天抱怨过,其实我们也反思过,其他家长也说过。那天Y妈向我表示祝贺时也说,天天数竞实力很强,只是运气不太好,以前教练也说过天天竞赛路比较坎坷,运气确实不太好。其实算算,除了天天的考运的确不太好,天天学习方法和习惯也确实不是很好,也没有多数学霸那么刻苦外,精力分散也确实是很大的原因。那天我跟天爸转达国际金妈妈的祝贺及聊天内容时,天爸说,他现在觉得自己当时有点托大了,觉得按照天天的能力,同时两门应该没问题(事实也确实是,都只差了那么一点),如果当时能够集中一门,也许早出成绩了。其实再之前且不说他,去年参加数学高联前,如果能让天天全力以赴冲数学,银牌应该没问题了。当然,当时不知道政策会变那么快,去年天天在已经有信息的北大一等奖的情况下,虽然我们跟他多次说如果能进数学省队更好,但天天对进省队并没有那么大的愿望,所以付出的努力是远不够的。而在之前,除了两门竞赛,还有没有记录的,是去年让天天参加过一次中科大创班的考试,因为已经有北大的奖在手,他一心想去北大,所以并不想去中科大,在我们要求他停竞赛备战高考和资格考时,他是很不情愿的。在其他参加中科大项目的孩子早就开始全力忙高考、忙资格考时,因为他想圆梦NOI,所以信息竞赛是一直持续到去年5月中旬NOI结束之后才开始的。但因为不想去,在学校,他不能编程就经常去机房打游戏,浪费了很多时间,最后高考是高出一本线20多分,资格考没过。我到现在还不敢确认天天资格考没过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故意没考好,因为按照多数人的看法,有数竞省一的应该是很有优势的,除了做题本身的优势外,省一还能直接加10分,当时我们更担心的是他高考拿不到双B(主要是化学),平时模考,看他语数外三门都没有问题,所以让他重点是放在物化、后期主要是化学上,结果他最后高考成绩完全符合了,资格考却没过,让人大跌眼镜。今年高考期间,我和天天聊起去年和今年参加高考时的心情比较时,天天说过当然不一样,去年有北大他根本就不想去中科大啊,所以高考根本不想考好,只是又担心考太差太丢人。所以我怀疑去年他是想着高考成绩是有档案可查的,考时还要认真对待;但资格考只是中科大的成绩,为了不去中科大,真不排除有故意不考好的可能。虽然去年考中科大,只是信息国赛前后两三个月,但毕竟这两三个月的停滞,对他准备后来的数学高联又有很大影响,更何况5月中旬之前他的精力还一直放在信息省选和NOI上呢。所以天天说,他去报名时,班主任都说他的精力太分散了。
絮絮叨叨聊得多了,话再说回来,在有的家长说着某些高校没有契约精神,签的约没有兑现时,就从天天高考成绩出来之后的情况来说,参加一些营,也还是有用的。其实原来签的约不能直接兑现一本约,也是在某部的压力下,但高校应该还是很想要这些竞赛孩子的。所以高考成绩出来后,天天有约的三所高校还都是主动关注了天天的高考成绩。北大的,因为成绩不够,且不说了(但在签约之后,天天在去年省选第一天表现不佳,北大马上向教练了解情况,说明他们是一直在关注着签约孩子的情况的);人大先后给天天打了三次电话,其中第二次电话承诺天天不管以什么专业进去,就可以直接进他们最好的图灵班(当时签约也是这个班),让天天觉得诚意十足,甚至一度想放弃南大去人大了(毕竟去南大,想进拔尖班,还得通过考试;倒是之前上交电话引起的择高一点学校的纠结很快因为更想择专业而否了,但人大毕竟也是学计算机,而且人大在北京,视野不一样,之前可以竞赛保送或者各种约而比较容易地上清北,所以很多厉害的学长学姐在北京),31号又来了一次电话;南大的老师也是多次与我联系,很认真、诚恳地介绍了很多细节。其实天天的北大约是参加北大冬令营时签的,人大约是去年参加NOI时签的,去年暑假有南大营时,原本天天觉得没有必要参加,但我们还是建议他去了(写到这,突然想到高联前的暑假,为了南大营,天天还又多在信息上花了几天的时间,包括营本身就是3天时间,8月23-25日,而数学高联决赛是9月7号报道、8号考试),最后获得一等奖(综合第一名),当时想的还是一等约最后有可能无法兑现为一本约,只是猜不准能抵多少分,也许会是40?有乐观的教练和家长猜我们这一届还能兑现,再悲观的家长也觉得至少应该有20-40分的降分吧,当时还是想着,如果降分幅度小,天天高考成绩不佳,够不上北大的话,多一个学校保底总是好的,谁知道最后会突然取消了自招,最后真的要选择南大、并且因为有南大营的获奖经历,能提前认识了老师并直接请教很多细节问题呢?所以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有时不要太过功利,多一点经历总是好事,也许什么时候就对你有帮助了呢?
常常是写到一点时突然发散着想到了其他的事,写着写着又长了。其实这篇本来是周六已经写了一大半,因为异常退出文件丢失,周日又重写的,最初版本里应该还有一些内容,此时重写时想不起了,不想了。这篇回顾,尤其是两遍写,加上另外新写的两篇(其中周六的也是写了两遍),使我这个原本想轻松度过的周末,一点也不轻松啊,真的是几乎门都没有出。(于2020/8/2)